游戏百科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最近一句话,直接把日本舆论给炸懵了。 他居然在《每日新闻》上公开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最近一句话,直接把日本舆论给炸懵了。 他居然在《每日新闻》上公开承认,明治维新最大的动力,压根不是什么日本人勤奋,而是从清朝抢来的2.3亿两白银! 这话为啥能掀起滔天巨浪? 因为它戳破了日本人捂了一百多年的“皇帝新衣”——把沾满血泪的赃款,硬吹成了民族崛起的基石。 这让多少抱着“勤奋发家”梦的日本人,脸都没地方搁。 更让人心里一沉的是,就在日本国内为这点陈年旧事吵翻天时,他们2025年的防卫预算,已经悄悄涨到了9.9万亿日元。 历史的影子,好像又爬了回来。 想看懂这出戏,就得把时钟拨回到那个风雨飘摇、人人自危的年代。 19世纪末的日本,根本不是后来宣传的“欣欣向荣”,而是一个快被耗干的空壳子。 更早的天明大饥荒,一饿就是好几年,火山灰盖住农田,米价涨到天上去,全国几万人活活饿死。 光是陆奥弘前藩一个地方,人口就从13万暴减到8万,各地抢米店的暴动就没停过。 这种民生凋敝的绝望,足足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工业上更是一穷二白,煤铁这种战略资源稀缺得跟宝贝一样,所谓的“维新”,就是在烂泥巴上搭草棚子。 就缺一样东西:钱。 这种国家机器从里到外都烂透了,才是它日后疯狂赌国运的根本原因。 当时光占人口6%的武士阶层,领的“家禄”补贴就吃掉了政府30%的财政,比陆军军费还多出两倍! 改革?就是个空架子,缺钱缺到了骨头缝里。 先别管什么宏大叙事,咱们就掰扯掰扯这2.3亿两白银,到底是笔什么概念。 这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用刀架在清朝脖子上逼出来的“赔偿”,名义上是“军费”,后面又加了3000万两“赎辽费”。 你对“两”可能没概念,我给你算算。 这笔钱,相当于日本1893年一整年财政收入的快5倍! 对常年穷得叮当响的日本来说,这不就是天上砸下来的一块肥肉吗? 可反过头再看清朝,一年财政收入才8000万两。 为了填上这个窟窿,清政府把海关税、盐税全都抵押了,还跟西方列强借了高利贷。 最后,这副沉重的枷锁,全压在了老百姓身上。 田赋盐税翻着番地往上涨,多少人家卖儿卖女,背井离乡。 这笔钱,每一分都浸透了咱先辈的血泪! 那日本人拿这笔“赃款”干了啥? 可别信他们后来吹的“全投了教育和民生”。 日本学者自己都算过,这钱里84.7%全砸进了军备。 要么造军舰买枪炮,要么扩充军队,剩下那点零头,才抠出来搞工业和教育。 就说那个臭名昭著的八幡制铁所,当年就是用这笔钱建的,后来成了日本军工的心脏。 二战里那些杀人武器,祖宗就在这儿。 就连京都帝国大学,看着是办教育,本质上也是为日本培养侵略扩张的工具。 前日本外相井上馨当年都得意洋洋地说,一想到3亿多日元滚滚而来,政府和个人都觉得无比富裕,那种贪婪的嘴脸,根本藏不住。 所以,一个国家的强大,根子到底在哪? 是踏踏实实地搞建设,是对历史的敬畏,还是靠抢来的第一桶金? 跟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 战后德国对纳粹罪行进行了深刻反省,赔钱、立法、教育,一条龙地做下来,赢得了全世界的谅解和信任。 这才叫真正的崛起。 而日本,却一直把这笔“第一桶金”用“奋斗成果”的糖衣包装起来。 在他们的教科书里,甲午战争是“文明对野蛮的胜利”,明治维新是“全民努力的奇迹”,对“抢钱”这个本质绝口不提。 几代日本人,就这么被谎言喂大。 现在石破茂一巴掌把真相甩他们脸上,等于告诉他们:“你们引以为傲的崛起,根子是脏的。” 这谁受得了? 右翼骂他“卖国贼”,其实是怕这块遮羞布被扯下来,以后再想美化历史,就没底气了。 当然,石破茂的反思也不彻底,他只敢说“掠夺”,却绕开了“侵略”这两个字。 他骨子里,还是站在日本国内政治的角度在算计,不是真心要给中国道歉。 但即便如此,能有一个前首相说出这话,也说明日本总算还有人敢面对历史了,总比死抱着谎言不放的人强。 可再看看现在的日本,好像压根没从历史里吸取教训。 2025年防卫预算9.9万亿日元,还计划往占GDP 2%的目标冲,甚至传出要搞征兵制。 他们忘了自己是资源匮乏的岛国吗? 光重稀土这一项,70%靠中国,石油、天然气90%以上靠进口。 分析都指出来了,真要打起来,海上运输线一断,再强的军备也是一堆断了粮的废铁。 到时候,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一起爆发。 这路子,跟当年靠赔款发家,是不是像极了? 总想着走捷径,不想着凭本事吃饭。 百年前靠抢中国的钱,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绝路,最后输得一干二净。 百年后,还想靠穷兵黩武来找存在感,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一个国家的强大,从来都不是抢别人东西抢来的。 而是靠自己一砖一瓦地建设,靠对历史的敬畏,靠对邻国的尊重。 日本要是总不敢直面当年那点脏事,别说强国了,连邻居的信任都得不到。 谎言再美,也盖不住真相。 抢来的繁荣,迟早是要连本带利还回去的。 这是历史的铁律,谁都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