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

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这7307亿美元抛向市场,换回来的,将是瞬间贬值的美元现金。   2025年7月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抛出个关键数字:中国手里的美债剩7307亿美元了,这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算下来刚好16年。可能有人没概念,这数字搁巅峰期可是1.32万亿美元,相当于硬生生砍了快6000亿。   尤其是2025年前四个月,就一口气减了537亿,不过懂行的都看出来了,这不是急着“割肉”,更像是老手调仓——每次动一点,节奏稳得很。 先戳破最不靠谱的传言:“清空美债就接不到出口订单”。   这话压根没搞懂出口和持债的关系。中国的出口订单靠的是啥?是珠三角工厂里连夜赶工的电子产品,是长三角车间里的新能源汽车,是质优价廉的日常用品,靠的是全球市场的需求和咱们的产业竞争力。美国商家不会因为中国没买美债就不进中国的货,毕竟没人跟钱过不去。   再说了,中国持有美债的份额才占全球总盘子的2%——要知道美国国债总量早就突破36万亿,后来甚至冲到38万亿了,咱们这2%的份量,还没到能“拿捏”美国市场的程度,更谈不上清空就断了自己的财路。   再说说“美元会瞬间贬值”的说法有多离谱。美债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每天的交易量巨大,虽然这几年流动性不如以前,2024年的换手率降到3.2%,比起2006年的12.1%差远了,但消化7000多亿的抛售还是绰绰有余。   要知道日本、英国还有美国国内的养老金、共同基金都是大买家,中国这点持仓真不算“压舱石”。更关键的是,美元贬值是个复杂事儿,要看美国的利率政策、经济增速、全球资本流动等一堆因素,单靠中国卖债就想砸崩美元,未免太看得起这2%的份额了。   其实这笔钱根本不是“闲钱”,每一分都是出口企业的血汗积累。过去这些年,中国工厂把牛仔裤、家电、机械装备卖到全世界,换回来的就是美元、欧元这些外汇。   国家把这些外汇攒起来形成外汇储备,到2025年10月末已经有3.34万亿美元了,这就像国家的“金融蓄水池”,用来稳定汇率、应对国际贸易风险。而美债因为以前收益稳定、能随时买卖,成了储备投资的重要选择——说白了,就是让企业辛苦赚来的钱别闲着,还能稳稳当当生点“利息”。   但为啥要慢慢减持呢?核心还是美国国债这“盘子”越来越不靠谱了。2025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都快1.4万亿美元了,占联邦财政收入的26.5%,相当于每分钟要还200万美元利息,比军费开支还高。   美国两党还在瞎折腾,一边减税一边扩大支出,2025年7月签的“大而美”法案又给发债开了5万亿美元的口子,债务占GDP的比重都126.8%了。   以前大家觉得美债是“保本理财”,现在三大评级机构都把美国的3A评级撤了,连前财长耶伦都担心市场对美债的信心在流失,这种情况下还攥着不动,那才是对企业血汗钱不负责任。 中国的减持策略其实特别有讲究,是“逢高就卖、循序渐进”。   2022年减了1732亿,2023年减508亿,2024年减573亿,2025年7月单月减257亿,每次动作都不大,既避免了自己亏太多,也没给市场添乱。与此同时,央行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把黄金储备提到7402万盎司,这就是典型的“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毕竟全球经济变数太多,美国一会儿加关税一会儿威胁美联储降息,政策朝令夕改,咱们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波减持还真戳中了美国的痛处。2025年9月美国立马派跨党派代表团来华,民主党议员亚当·史密斯直言“不能六七年才来一次”,说白了就是怕中国继续减,让美国的债务窟窿更难填。   要知道2025年美国有9.3万亿美元短期债务到期,每天得还250亿美元,要是主要债权人都撤资,美国政府就得“借新还旧”滚雪球,风险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清空美债”是既不现实也没必要的极端想法,而“减持等于自断财路”更是瞎操心。   中国现在的操作,是把资产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明智选择——既不跟美国撕破脸硬卖,也不抱着风险资产死扛。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大国智慧:咱们靠实力赚来的钱,要靠智慧守住;面对全球经济的风浪,稳扎稳打才是硬道理。   那些唱衰或制造焦虑的说法,本质上都是没看清中国“有序调整、审慎布局”的深层逻辑,也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政策制定者的理性。

评论列表

美女害羞
美女害羞 1
2025-11-13 13:14
美债是可以借给朋友用的,也可以换我们急需用的大宗商品,阿根廷巴西的大豆牛肉不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