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湖南武冈:医共体带动分院中医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0%

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本报讯(记者张霄)近年来,湖南省武冈市以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由市中医医院牵头,构建“总医院+乡镇分院+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

武冈市充分发挥三级中医医院优势,建设省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打造中医药特色诊疗中心,与武冈市人民医院分别牵头组建医共体,牵头联动10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覆盖142个村卫生室。

在顶层设计上,成立市委卫健工作委员会,重点加大对中医医院牵头医共体在基础设施投入、急救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并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标准》,指导分院规范建设中医治未病、康复、针灸理疗等特色科室共计17个,带动分院中医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0%;完善医共体考核评价体系,重点将“中医类诊疗量占比”等核心指标纳入考核。

同时,武冈市推动总院的中医专家资源、医疗设备、统一培训体系向乡镇分院全面开放共享。成功帮扶稠树塘镇分院通过县域医疗次中心评审,达到二级医院服务水平;构建并畅通“首诊在基层、疑难转总院、康复回分院”的中医药服务流程;将中医药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实现分院“中医文化走廊”全覆盖,常态化开展“节气养生”健康讲座等文化活动。

在服务能力提升上,武冈市着力从人才、技术、服务、智慧化四个维度系统强化。

一是建强人才链,实施“青苗—骨干—名医”梯次人才培养计划,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累计储备各级中医药人才63名。创新推行“师带徒”模式,由1名副主任医师带教3名基层医师,已结成24对师徒。

二是规范技术链,组织编印《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对穴位贴敷、按摩、中药熏蒸等常用适宜技术进行标准化梳理。鼓励分院医务人员研发推广新型中医服务包。

三是延伸服务链,创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块,全面推行“中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由总院专家、分院医护、村医共同构成的服务团队,确保每个团队至少配置1名中医医师,协同开展涵盖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在内的中医医防融合服务。

四是赋能智慧链,搭建覆盖医共体的远程诊疗平台,开通远程疑难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诊断系统。

在机制改革上,武冈市中医医院创新实施晋升、评优、进修“三优先”政策,对基层服务满2年以上的医务人员,在职称评聘中优先推荐聘用;在年度评优评先中,向长期扎根基层、贡献突出的中医药骨干倾斜;优先选派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1+1”能力提升计划,赴省市级中医院跟岗学习。同时建立以中医药服务实绩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将“中药饮片处方占比”“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入”“患者满意度”等特色指标纳入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