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0 月 SUV 销量那点事儿:小米 YU7 登顶,特斯拉 Model Y 掉榜

10 月 SUV 销量那点事儿:小米 YU7 登顶,特斯拉 Model Y 掉榜,原因都在这。 一、咱们先看最直观的销量数据,10 月 SUV 榜单真挺出人意料的!小米 YU7 直接卖了 33662 辆,一下子就冲到了第一;反观以前常霸榜的特斯拉 Model Y,才卖了 19488 辆,跟 9 月比少了快六成,创了近半年最低。不光小米,还有个刚上市的国产车方程豹钛 7,10 月也卖了 20024 辆,妥妥的 “黑马”。 二、再说说为啥小米 YU7 能这么火?说到底就是它太懂咱们日常用车需求了。 首先是用车体验和配置,小米 YU7 真把细节抠到实处了。车机好用、多屏交互方便,连方向盘下方都做了软包,腿碰到不硌得慌。露营能外放电源,车里还能看剧,完全把车变成了移动生活空间。而且它原厂配置就拉满了,像实用功能啥的都给嵌好,不用买车后再花钱加装,省了折腾也避免了非原厂件的适配问题。反观特斯拉 Model Y,内饰走极简风,看着简洁但少了日常舒服的细节,好多功能比如高级辅助驾驶都得加钱选装,连些实用配置都得自己后期弄,多麻烦啊。 三、其次是动力、续航和充电,小米 YU7 也戳中了痛点。加速 3 秒多,开着带劲;一次能跑 800 公里,上班通勤、周末出去玩都不用老担心没电;还支持 800V 快充,充电时间短,不用在充电桩傻等。现在订小米 YU7 都得等好久,标准版要 35 到 38 周,最快明年夏天才能提车,要是车不好,谁愿意等这么久啊? 四、再看特斯拉 Model Y,以前它靠续航、科技感有优势,可现在国产新能源 SUV 越来越强,加速、续航、智能配置都跟上了,它的优势就不明显了。而且它动力是强,但对咱们普通用户来说有点过剩,反而容易因为没控制好速度出问题。还有它的智驾能力,本身是不错,可在国内有限制,根本发挥不出来,多憋屈。内饰也简陋,配置又少,不符合多数家庭对舒适的需求,纯视觉辅助驾驶在复杂路况下,也不如有激光雷达的稳定。 五、这销量变化,不光是车的问题,消费者和市场也变了。以前大家选车可能还看品牌,觉得进口车、外国牌子靠谱,会盲目跟风。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务实,只看 “这台车适不适合我”。比如上班要不要常充电、周末带家人出门空间够不够、价格能不能接受。像 00 后这些年轻消费者,还特别有文化自信,不觉得国产不如外国牌子,只要车好用、性价比高就选。而且现在获取汽车信息也方便,短视频、专业汽车平台都能看参数、听评价,用户之间还能交流,不用再靠开发布会、车展这些单调的方式,对车的认知也更全面客观了。 六、还有就是国产品牌真的崛起了,不光是小米,五菱宏光 MINI、吉利星愿、比亚迪秦、吉利银河这些,10 月销量榜里全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打破了合资品牌长期垄断的局面。在新能源、智能驾驶这些核心领域,国产也领跑了。比如华为 ADS 3.0 系统支持无图智驾,在国内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比特斯拉 FSD 高 40%,还能精准识别外卖电瓶车穿行、探头这些国内特有的交通场景,比外资品牌更贴合咱们的路况。 七、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不一样了,新能源占比超过一半,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而且特斯拉除了 Model Y 和 Model 3,已经很久没出新车了,国产品牌又一直在发力,自然就挤压了它的市场份额。 八、总结下来,10 月销量变化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国产品牌越来越懂咱们的需求,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都做 “接地气” 的车,解决充电、续航、空间这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不盲目追外国牌子,更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以后买车估计还得是这个趋势,谁能摸透需求、做出合适的车,谁就能卖得好。特斯拉想重回以前的销量,得好好想想怎么跟上咱们的需求;国产车型要是继续保持这劲头,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毕竟买车,不就是图个好用、省心、划算嘛!【来自懂车帝车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