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近日,广东广州,一16岁女孩发现自己停经两个月了。一天下午,女孩突然被送进医院,家属说她阴道反复大量流血10多天,医生一检查发现她是“葡萄胎”急忙给女孩送进手术室,还好抢救及时,女孩才没有生命危险。事后,医生问女孩怀孕是怎么来的?女孩支支吾吾说出了实情。[ok] 葡萄胎是一种特殊的异常妊娠,受精卵发育异常,形成一串串水泡状组织,就像葡萄一样。 妇科医生解释说,虽然这种情况在临床不算常见,但一旦发生就需要立即处理,否则可能导致大出血,甚至发生恶变。 让人揪心的是,女孩在最初出现停经和少量出血时,因为对生殖健康知识了解有限,一直没有告诉家人。 直到某天突然出血量增多,她晕倒在家中,才被紧急送医,这个细节暴露出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盲区。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看似能轻松获取各种知识,但关于健康方面的信息却鱼龙混杂。 有些孩子通过网络搜索得来的信息不仅不准确,反而可能延误治疗时机 与其等到问题发生后再补救,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就进行潜移默化的健康教育。 目前,这位女孩还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血HCG指标,确保葡萄胎没有发生恶变。 新闻一出网友们纷纷讨论了起来。 “这孩子还算幸运的,至少捡回一条命,家长以后得多留心孩子的变化。” “学校应该开设系统课程,光靠家长确实力不从心。” “初高中生物课讲到生殖系统时,很多老师都让学生自习,其实越回避,孩子越好奇,反而容易从网络获取错误信息。” “16岁正是爱面子的年纪,遇到这种事不敢告诉家长也能理解,关键是学校和家庭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知道有困难可以求助。” “很多人以为边缘性行为很安全,这是个危险的误解,精子在体外也有一定存活能力,任何亲密接触都需做好防护措施。” “我女儿也刚上高中,我和她约定,无论发生什么事,健康第一,妈妈永远是她的后盾,建立这种信任比严防死守更重要。” “现代青少年接触的信息复杂,需要更科学、更及时的引导,与其出事後指责,不如提前做好沟通和教育。” “性教育不是一堂课的事,而要像防疫那样形成社会共识,医院可以开青少年门诊,社区组织家长课堂,网络平台加强内容审核。” 关于青少年性教育,您觉得学校、家庭分别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有没有哪些让您觉得有效的沟通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和看法。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