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祁小丽刘宪卿通讯员闻芳德州报道

11月11日,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及生态环境统计工作培训班”在德州市开班。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量处处长尤民希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岳红星致辞。来自全省16地市生态环境局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工作相关负责人、业务骨干,以及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济南市环境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共70余人参加培训。
岳红星在致辞中代表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德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德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全市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连续五年持续改善,马颊河(平原段、庆云段)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本次培训在德州举办,是对德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肯定,也为德州学习先进经验、提升业务能力提供了宝贵机会。德州市将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坚定不移落实省厅部署要求,学习兄弟地市先进经验,在工作中再开新局,再上新台阶,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为美丽山东建设贡献更多德州力量。

尤民希在动员讲话中回顾了“十四五”以来全省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截至2024年底,山东省已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减排任务,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量位居全国首位,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量较“十三五”同期大幅提升。他强调,当前生态环境统计工作仍面临数据质量、队伍建设等多重挑战,各地要坚决防范统计造假,严格落实“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工作要求,扎实做好2025年排放源统计工作。希望全体参训人员珍惜学习机会,聚焦“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认真听取专家解读和兄弟地市经验,深入思考减排潜力挖掘、数据质控机制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济南、烟台、潍坊、泰安、聊城、德州等6市围绕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作典型经验交流。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典型发言中系统介绍了“5+N”总量工作体系的实践经验。一是坚持统筹兼顾,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将总量减排、排污许可、环境统计、清洁生产、要素保障五大核心业务及延伸工作有机串联,形成闭环高效运转体系。二是强化目标导向,聚焦“效益高、潜力大”的减排项目,截至2024年底,已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三是注重科技赋能,创新建立“AI初筛+人工复核”的排污许可智能审批机制,提升审核质效。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在市县两级推行“AB角”“1+1”工作模式,保障了工作的连续性与专业性,为全市总量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监测总站专家就“十四五”减排成效评估、“十五五”减排思路、重点行业减排工程审核、排放源统计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授课及现场答疑。本次培训为期一天半,设置专题讲座、集体学习、座谈研讨等多个环节,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业务能力,夯实生态环境保护数据基础,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