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汉廷和“历史哥”举着大陆初中历史课本,对着国民党大声质问:“你们看看,大陆课本写国民党抗战的内容,比台湾课本都多!” 这话说的没错,咱们大陆孩子上初中时,历史课里讲抗日战争,从来不是只说一方面,而是明明白白写着“全民族抗战”——既有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游击战,也有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打的硬仗。 比如1937年的淞沪会战,课本里写着国民党军队拼了三个月,虽然最后因为实力差距撤退了,但也歼灭了四万多日军,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还有台儿庄战役,专门提了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围住日军,打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仗,歼敌一万多人。就连张自忠将军这样的国民党将领,课本里也会讲他在枣宜会战中身先士卒,最后战死沙场,称他是“民族英雄”。 这些内容不是一笔带过,有的还配了战役地图、将领照片,老师讲课的时候也会详细说当时国共如何配合,全中国人拧成一股绳抗敌,光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课本里就提了五六处,篇幅一点不少。 可再看看台湾省的课本,那就差得太远了。早个二三十年,台湾省课本里还能提几句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承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可自从民进党上台后,就开始偷偷改课本,把“抗战”的历史越改越淡。现在的台湾省初中课本,提到抗日战争的内容加起来不到两页纸,以前讲台儿庄大捷的段落被删掉了,连“抗日战争”这个名字都改成了“中日战争”,好像这场仗跟“中国”没关系似的。 更离谱的是,课本里连国民党军队的牺牲都很少提,反而把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放大,比如提日军的装备多先进,却不说中国人是怎么拼死抵抗的。有台湾省的老师私下说,现在教历史,都不敢多讲抗战,怕被教育局找麻烦,好多学生毕业都不知道张自忠是谁,甚至以为抗战是别人打的,跟自己没关系——你说这多荒唐? 为啥会出现这么离谱的差别?根本原因就在于“认不认自己是中国人”。大陆这边从来都觉得,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战争,不管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不管是前线士兵还是后方百姓,都是为了保卫中国这片土地、守护中华民族的根,所以写历史必须客观,不能因为党派不同就抹杀谁的贡献。就像家里老人讲故事,不会只说儿子的功劳,不提女儿的付出,因为都是一家人,功劳是大家的。 可台湾省的民进党不这么想,他们一门心思想搞“台独”,要把台湾省从中国分出去,那就得先切断和大陆的历史联系——要是年轻人知道,当年国民党军队和大陆军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知道大家都是中国人,那“台独”的谎话不就没人信了?所以他们才故意改课本,把抗战历史改得面目全非,把国民党的抗战贡献抹掉,连“中华民族”这几个字都尽量少提,就是想让年轻人忘了自己的根,以为自己跟中国没关系。 侯汉廷和“历史哥”举着课本质问,可不是为了挑事,而是想戳穿台当局的把戏,替所有尊重历史的人说出心里话。他俩心里清楚,历史不是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国民党士兵,比如淞沪会战里倒在阵地上的年轻人,台儿庄战役里拼到最后一刻的战士,他们都是中国人,他们的血是为中国流的,凭什么被从课本里删掉? 那些经历过抗战的老人,还活着的没几个了,他们亲眼看着战友牺牲,要是连课本里都不提这些事,以后谁还记得他们的付出?所以他俩才要大声问台当局:“你们敢不敢看看大陆课本?敢不敢把真实的抗战历史教给孩子?” 这质问背后,还有更深的意思——想唤醒台湾省的民众,别被台当局骗了。现在台湾省好多年轻人,从小读着改了的课本长大,不知道真实的历史,很容易被“台独”思想带偏,觉得“统一不好”“跟大陆没关系”。可只要看看大陆课本里的内容,就知道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抗战时一起流血牺牲,现在更不该分开。 侯汉廷他们举着课本,就是想告诉大家:别被篡改的历史蒙住眼,咱们的根在中国,咱们的共同记忆不能丢。 其实不光是侯汉廷和“历史哥”,台湾省还有不少尊重历史的人,比如有些老兵会给孩子讲当年抗战的事,有些老师会偷偷给学生看真实的历史资料。他们都知道,抹杀历史就是忘本,忘记了抗战的牺牲,就是对不起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 台当局以为改改课本就能切断历史,可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只要有人站出来说真话,只要大家都去了解真实的历史,那点篡改的小把戏,迟早会被戳穿。 说到底,侯汉廷和“历史哥”的质问,是替那些牺牲的先烈问的,是替那些记得历史的老人问的,也是替所有不想忘本的中国人问的。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大陆课本认,老百姓认,台当局就算再改课本,也改不了这个事实——因为这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记忆,谁也抹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