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蒋万安出来表态了!对于郑丽文献花祭祀,有媒体问询蒋万安表示,马场町纪念公园出席统

蒋万安出来表态了!对于郑丽文献花祭祀,有媒体问询蒋万安表示,马场町纪念公园出席统派团体举办的白色恐怖受难者追思秋祭活动,追思对象包含共谍吴石,对此怎么看?蒋万安对此,仅简单回谢谢二字!很显然,对于郑丽文的举动,蒋万安的回应非常的谨慎,不想表达立场。 你可能会觉得,这俩字也太敷衍了吧?但你仔细琢磨,这背后藏着蒋万安多少的无奈和算计。他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不敢表露半点真实立场?这事儿得从他的身份说起。他姓蒋,是蒋家的后代,这个身份既是他的政治光环,也是他一辈子都甩不掉的历史枷锁。   马场町这个地方,当年枪毙了多少共产党人,其中就包括吴石,而当年下令这么做的,正是他的曾祖父蒋介石。你让他怎么表态?公开支持郑丽文,那不等于是在说自己的曾祖父当年做错了吗?这在情感上,对于整个蒋家来说,都是一道过不去的坎,他没法交代。   可要是他反对郑丽文,跟着民进党的调子骂她“投共”,那问题更大了。国民党内部现在是什么情况?本来就已经四分五裂,各种声音都有。郑丽文虽然激进,但她代表了一部分深蓝群众和统派的声音,是国民党不能完全切割的基本盘。   蒋万安作为国民党内被寄予厚望的“明日之星”,如果他公开反对郑丽文,那无异于在国民党本就脆弱的团结上再砍一刀。这一刀下去,国民党可能真的就要分裂了,这个责任他担不起,也不愿意担。他需要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是制造更多的敌人。   所以,他只能选择沉默,用“谢谢”这两个字来模糊焦点。这个“谢谢”,你可以理解成“谢谢你的提问”,也可以理解成“谢谢郑丽文女士表达了她的看法”,甚至可以理解成“谢谢媒体让我有机会思考这个复杂的问题”。它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这种太极推手,是台湾政客在处理敏感历史问题时必备的生存技能。蒋万安把这种技能玩得炉火纯青,他既没有得罪深蓝,也没有给绿营留下口实,完美地把自己从风暴中心摘了出去。   更深层次看,这反映了国民党对于自身历史的尴尬和矛盾。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到台湾,这段历史充满了失败、屈辱和血腥。   对于“白色恐怖”这段时期,国民党官方的态度一直都是能回避就回避,能淡化就淡化,他们不敢去深刻反思,因为一旦反思,就可能动摇党本身的合法性根基。蒋万安作为国民党的代表人物,他自然也继承了这种“历史失语症”。   他害怕一旦处理不当,就会被民进党抓住把柄,大做文章,从而影响他未来的政治前途。毕竟,在台湾这个选举社会,一个历史问题的处理失当,就足以断送一个政治家的生命。   蒋万安的谨慎,其实也暴露了国民党年轻一代政治家的困境。他们不像老一辈那样,对“反共”有着刻骨铭心的执念,但他们又成长在“去中国化”的教育环境下,对于两岸关系和国家认同,有着自己一套模糊而务实的看法。   他们既想讨好中间选民,又不想失去深蓝的支持;既想跟大陆保持交流,又怕被扣上“卖台”的帽子。这种摇摆和矛盾,让蒋万安在面对郑丽文这种极具冲击性的政治行为时,只能选择最安全、最保守的应对方式。   所以,蒋万安的“谢谢”,不是简单的礼貌,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政治自保。他用这两个字,巧妙地隔开了自己与那段敏感的历史,也隔开了自己与党内外的政治纷争。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超越蓝绿、只关心市政的“专业经理人”形象,这对于他保住市长位子,甚至未来更上一层楼,都是最有利的选择。   只是,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虽然短期内保住了他的政治前途,但从长远来看,国民党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历史,不能给出一个清晰的未来方向,那么无论蒋万安多么会打太极,恐怕也难以带领这个百年老党走出困境。他的沉默,恰恰是国民党困境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