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乌克兰专家称,乌军指挥部精心策划了一场极其复杂的行动,精准把握时机和天气状况,企

乌克兰专家称,乌军指挥部精心策划了一场极其复杂的行动,精准把握时机和天气状况,企图将俄军诱入“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陷阱”。这些乌克兰专家推测,一旦俄军士兵在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市区内放松警惕,那么藏身于被毁建筑物地下室的乌军就会发起攻击。由于市区内树木枝叶稀疏,俄军士兵很容易成为乌军伏击目标。   这些乌克兰专家以为俄军是傻子,打进城之后就到处瞎逛,等着被藏在地下室的人给伏击。他们完全忽略了俄军最基本的战术素养,那就是占领后的清理工作。   俄军步兵分队进城之后,首要任务根本不是庆祝胜利,而是挨家挨户地清剿,每一个地下室,每一个可能的藏身之处,都会被仔细排查。   他们甚至有专门的工程兵部队,带着探测设备和炸药,专门对付这种隐藏的威胁。乌军士兵躲在地下室里,听着头顶上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和俄语喊话,那种绝望感,恐怕不是坐在演播室里的专家能体会到的。   再说这个所谓的“时机和天气”,更是让人笑掉大牙。现代战争,尤其是无人机满天飞的战场,天气的影响早就被降到了最低。   俄军的侦察无人机可以全天候工作,哪怕乌云密布,红外和热成像设备照样能把藏在废墟里的人体热量看得一清二楚。乌军以为躲在地下室就安全了,殊不知他们散发的热量在俄军无人机屏幕上就是个亮闪闪的靶子。所谓的“树木枝叶稀疏”更是个笑话,现在的城市打成一片废墟,哪还有什么茂密的树林,光秃秃的残垣断壁反而给无人机提供了更好的观察视野。   乌克兰专家还幻想着俄军会“放松警惕”,这更是对一支身经百战的军队的侮辱。俄军在巴赫穆特、马林卡这些绞肉机里爬出来的老兵,个个都是人精,对战场环境的警惕性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他们知道,最危险的时候不是冲锋的时候,而是占领之后看似平静的时刻。每一个窗口,每一个拐角,都可能射来致命的子弹。   他们进入城市后,战术队形、火力掩护、交替前进,每一个动作都严格按照条令来,根本不存在放松警惕的可能性。乌军想等他们松懈再动手,恐怕等到天荒地老也等不到这个机会。   这场战争打到今天,乌军还能玩出什么花样,俄军指挥官心里跟明镜似的。所谓的“波克罗夫斯克陷阱”,不过是乌克兰方面为了提振士气而编造出来的一个美好故事罢了。他们需要给国内民众和前线士兵一个希望,让他们相信胜利还有可能,乌军还有奇兵可用。   可现实是残酷的,俄军的攻势一波接一波,乌军的防线却在不断后退。这种时候,不去想怎么组织有效的防御,反而去幻想一个不切实际的陷阱,实在是有些可悲。   而且,乌军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兵员短缺和弹药匮乏,哪还有能力去策划什么“极其复杂的行动”。能守住现有防线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哪还有多余的兵力去埋伏。   那些被派往波克罗夫斯克的士兵,很多都是临时征召的新兵,训练不足,装备简陋,让他们去执行这种高难度的伏击任务,无异于让他们去送死。他们可能连怎么在废墟里隐蔽自己都不知道,更别说去伏击经验丰富的俄军了。   俄军现在推进的速度虽然不快,但非常稳健,他们采用的是“蚕食”战术,一步一步地压缩乌军的空间。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立刻巩固防御,建立后勤补给线,然后以此为基点继续向前推进。这种打法虽然慢,但非常稳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身的伤亡。   乌军想在这种稳扎稳打的推进中找到漏洞,简直是难于登天。俄军的指挥部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每天都在分析战场态势,调整作战计划,怎么可能轻易给乌军留下可乘之机。   乌克兰专家还提到市区环境对俄军不利,这更是颠倒黑白。城市巷战虽然复杂,但对于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一方来说,反而是个好事。俄军可以把他们的重炮、火箭炮、温压弹、航空炸弹毫无顾忌地砸向乌军阵地。   乌军躲在地下室里,听着头顶上震耳欲聋的爆炸,感受着整个大楼都在摇晃,那种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俄军甚至不需要派步兵进去,直接用重型炸弹把整栋楼炸塌,里面的乌军就全部活埋了。这种打法虽然粗暴,但极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