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声音急于全盘否定清朝,并灌输1644史观。其目的不是反清,而是为了制造分裂。所以我们要保持警惕。 先得说清楚,1644年清军入关这事儿,本来是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常规操作,但现在被某些人包装成“亡国节点”,把清朝从中国历代王朝序列里踢出去,这路子熟得很,跟美国搞的“新清史”那套虚无主义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清朝哪是他们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这朝代能撑268年,还搞出百年盛世,绝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单说疆域这一条,现在咱们的版图底子就是清朝奠定的,乾隆年间确定的疆域西到葱岭,北抵漠北,东到太平洋,南达南沙,把蒙古、新疆、西藏这些地方都牢牢纳入管辖。 为了稳住边疆,清朝的操作相当扎实,在西南推改土归流,把原来土司的割据权力收归中央;在西藏搞金瓶掣签,最高活佛转世得中央点头才算数;在蒙古设盟旗制,理藩院专门管边疆事务,还编了《理藩院则例》这种专门法规,一套组合拳下来,多民族统一的盘子才算定住。1771 年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乾隆妥善安置,这事儿本身就说明当时的中国有多大凝聚力,要是真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殖民统治”,人家犯得着冒死回来吗? 再看治理层面,清朝也没少下功夫。皇太极刚改国号就建孔庙祭孔,顺治入关立马强调“满汉一家”,康熙更是说“中外一视,皆朕赤子”,雍正写《大义觉迷录》直接怼“华夷之辨”,说舜和文王都出自夷地,照样是圣人,这分明是在强化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经济上更不用说,康熙“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加上玉米番薯这些作物普及,人口从明末的6500万飙到道光年间的4亿,占当时世界近一半,要是统治真那么不堪,能有这光景? 现在那些鼓吹全盘否定清朝的,专挑晚清的屈辱史放大,把前期的大一统功绩全抹了,还拿1644年说事儿,本质就是想切断历史传承。他们不管清朝在维系“大一统”上的实际作用,不管土尔扈特东归这样的凝聚力案例,不管《理藩院则例》这样的制度建设,一门心思要把满汉蒙藏等民族的历史纽带斩断。 这招其实挺阴的,中国社会科学网早就批过“新清史”的鬼把戏,他们把清朝说成“内亚帝国”,甚至说“中国属于满洲”,把新疆、西藏这些地方从中国领土里摘出去,宣称清朝统一是“侵略殖民”,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分裂话术吗?要是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否定清朝的正统性,那现在咱们对边疆地区的主权依据不就被他们抽空了? 清朝当然有缺点,晚清的落后挨打谁也没法洗,但评价一个朝代得客观全面,不能一棍子打死。那些急于全盘否定的声音,根本不是要做历史研究,而是揣着分裂的私货,借着1644年这个时间点大做文章。看清这一点,就知道为啥得保持警惕了,毕竟历史是国家统一的根脉,要是让这些歪理邪说钻了空子,受伤的只会是整个国家的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