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个神,刚刚刷到一个数据,直接给我干沉默了。 挪威,就560万人。 一个国家,就560万人。还没我们这一个大点的区人多。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袖珍国”,人均GDP常年飙在全球前列,2022年甚至冲到过10.9万美元,福利体系更是能让不少国家眼红到发酸。 这事儿说穿了,首先得靠老天爷赏饭,但更关键的是挪威人自己会 “管饭”。这片土地底下藏着的油气资源简直是天然金库,光这一项就常年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两成以上,占了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累计给国家带来了近两万亿美元的财富。 换别的国家可能早就敞开了挥霍,但挪威人早早就看透了“资源诅咒” 的坑,资源再值钱也有挖完的那天,而且钱来得太容易会让整个国家变懒,制造业、科技创新这些实在的本事就没人愿意搞了。 于是1990 年干脆立了法,把油气收益都放进一个主权财富基金里,还定下规矩,每年从基金里拿出来用的钱不能超过4%,等于给子孙后代留足了家底。到2025年这基金规模已经涨到1.8万亿美元,算下来每个挪威人都能摊到32 万美元,这哪是存钱,简直是给全国人办了个永不倒闭的“养老银行”。 当然光靠卖油气也不行,万一油价暴跌不就歇菜了?挪威早就把鸡蛋分进了不同篮子。就说三文鱼吧,这玩意儿简直是挪威的“水中黄金”,2024年光三文鱼出口就卖了1229亿克朗,占了全国海产品出口的七成。中国市场更是抢着要,去年挪威三文鱼对华出口量涨了10%,连北极甜虾出口量都翻了三倍多,这生意做得比卖石油还稳。 还有风电产业,挪威早就盯着这块肥肉,2021年可再生能源交易额就有625亿克朗,其中海上风电涨了55%,还打算到2030年抢下全球10%的海上风电市场。更厉害的是漂浮式风电,预计三十年能赚上千亿人民币,还能创造十二万个工作岗位,这哪里是靠资源吃饭,分明是把资源赚的钱变成了更长久的技术饭碗。 钱管好了、产业稳住了,福利自然就能跟上。挪威的育儿政策能让不少年轻人羡慕到哭,孕妇生前三周就能休带薪产假,生完孩子父母总共能休11个月全薪假,每月最多能拿3.8万元,要是还想多陪孩子,后续两年无薪假期每月还有5000元补贴。更绝的是父亲有14周不能转让的假期,逼着爸爸们参与带娃,难怪在挪威街头经常能看到推婴儿车的爸爸,“丧偶式育娃”在这儿根本没市场。 孩子长大了也不用愁,0到3岁入托率超过50%,比很多发达国家都高一截,而且托育机构收费低、质量高,家长根本不用为带娃发愁。 这些福利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有扎实的税收和基金支撑,比如挪威一般增值税是25%,但出口商品全免,既保证了财政收入,又不影响企业赚钱,基金收益还专门拨出20% 投进医疗、15%投进教育,等于把资源财富直接变成了全民的生活保障。 就算遇到风浪挪威也扛得住,2022年全球股市债市大跌,挪威主权基金也亏了1640亿美元,回报率跌到 -14.1%,但人家根本不慌,因为之前三年赚了超过4万亿克朗,底子厚得很。而且基金早就布局了房地产和可再生能源这些抗风险的资产,当年这两块的回报率分别有 0.1% 和 5.1%,比股票债券稳多了。 这种张弛有度的操作,再加上560万人口的“小体量”,钱好分、政策好落地,难怪能常年排在全球最幸福国家前列,2025年还拿了全球第三的名次。这么看下来,挪威的好日子根本不是靠运气,而是把一手好牌打得无比精明,资源当跳板,基金做保障,产业拓新路,福利暖人心,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想不富都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