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闹剧也不再闹了!就在刚刚,美国参议院宣布就一项重要决议终于达成了一致,就立即结束

闹剧也不再闹了!就在刚刚,美国参议院宣布就一项重要决议终于达成了一致,就立即结束政府停摆达成了共识。   闹剧终了!就在刚刚,美国参议院那伙人终于不再互相甩脸子,敲着桌子拍了板——就结束政府停摆达成一致,这意味着持续整整40天的政治僵局,总算在民生崩塌和经济失血的双重重压下,迎来了喘口气的时刻。   可谁都清楚,这声“停火”背后,是多少普通美国人熬干的积蓄和碎掉的生活,更把所谓“美式民主”的遮羞布撕得干干净净。   要知道这40天有多煎熬,先看看佛罗里达州那个免费食物分发点的场景。原本该领薪水的联邦雇员,排着长队开着车来领救济粮,国家税务局的塔米·诺顿红着眼圈说。   一开始以为顶多两周就复工,谁能想到硬生生扛了40天,手里的积蓄早见了底,连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得算计着来。   和她一样的还有75万联邦雇员,要么被逼着无薪上岗,要么直接被强制休假,空管乔·塞格托白天在塔台盯着航班安全,晚上得去餐厅当服务员、给外卖平台送餐,累得倒头就睡前还得跟孩子解释:“爸爸没工资也上班,是为了保住大家安全,咱们再熬熬。”可孩子哪懂这些,只知道想要的玩具又得往后推。   比联邦雇员更难的是那些低收入家庭。负责监管“补充营养援助计划”的农业部早早就发了通知,要是停摆继续,11月1日就停发食品券。这可不是小数目,足足4200万人靠着这张券过日子,里头有老人、残疾人,还有一大堆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   停摆第30天的时候,不少超市里就出现了奇怪的景象:有人拿着计算器对着货架上的面包和牛奶反复算,最后只敢拿最廉价的那一种;还有老人在熟食区徘徊半天,就为了等临下班时的打折剩菜。   有统计说,这40天里每8个美国人就有1个要为吃饭发愁,以前总说美国是“遍地黄金”,谁能想到一场预算之争,能把这么多人逼到吃不上饭的地步。   民生的窟窿还没补,经济的伤口也在不停流血。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早就说了,停摆一开始就冻结了260亿美元联邦资金,能源部更是直接砍了223个能源项目,75.6亿美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最直观的是航空业,空管人员要么请假要么兼职,人手严重不足,芝加哥、达拉斯这些大城市的机场天天上演“航班延误大戏”,最多的一天有8800架次航班晚点,纳什维尔国际机场的平均延误时间甚至飙到了126分钟。   乘客们在机场骂骂咧咧,航空公司更惨,光是退票和赔偿就亏了上百亿,不少小航空公司直接撑不住倒闭了。财政部长早就在听证会上喊过,停摆已经开始拖累实体经济,可国会里的两党议员们照样为了拨款法案互相否决,前前后后13次投票都没个结果。   更荒唐的是,连本该最受保障的军人都没能幸免。有消息说驻德美军里都有人收到了申请食品援助的通知,这些扛着枪保卫国家的人,到头来要靠救济才能吃饱饭,说出去谁信?   可这就是停摆期间的真实情况——民主党要保民生福利,共和党非要砍预算给国防增支,两边都抱着“我赢你输”的心态死磕,根本不管普通民众的死活。有个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雇员梅根说得实在:“那些本该支持我们的人,却在国会里互相拆台,这比没工资更让人寒心。”   说穿了,这场持续40天的停摆,根本不是什么“原则之争”,就是两党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互相拆台的闹剧。   从10月1日停摆开始,共和党提的拨款法案民主党就集体反对,民主党推的临时预算共和党也绝不松口,哪怕参议院里有人站出来说“先给民生拨款再谈别的”,照样被两边的党鞭压下去。他们争论的是法案里的数字,可背后是4200万低收入者的饭碗,是75万联邦雇员的生计,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现在参议院总算达成一致了,可这根本不是什么“民主胜利”,而是民生逼到绝路后的无奈妥协。   那些在食物分发点排队的人,那些熬夜兼职的空管,那些吃不上饭的老人,他们等的不是什么“政治共识”,只是一份能让日子过下去的安稳。   更让人不安的是,这种停摆根本不是第一次发生,之前特朗普时期就有过35天的停摆纪录,现在又刷新到40天,谁能保证下次不会更久?   说到底,美式民主的病灶早就摆在哪儿了:两党把政治博弈看得比国家利益重,把拨款法案当成互相要挟的工具,普通民众的死活不过是他们谈判桌上的筹码。   现在停摆结束了,可那些因为停摆断了收入、欠了房租的家庭,那些倒闭的小企业,他们的损失谁来补?这场40天的闹剧,与其说是“民主的考验”,不如说是给所谓的“美式民主”盖了个戳——戳上写着“民生为轻,博弈为重”。   下次再有人吹嘘美式民主多好,不如问问那些在停摆里熬过来的美国人,他们到底买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