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于2012年被港交所收购,是后者的全资子公司。 虽然交易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于2012年被港交所收购,是后者的全资子公司。 虽然交易所位于伦敦,业务运营权其实牢牢握在港交所手里。 这事儿最近闹得挺大。 晚上窝在书房敲键盘时,我盯着屏幕上的金融新闻直摇头。 LME突然宣布从2025年11月10日起停掉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 这不就是逼着全球 traders 全都用美元结算吗? 可问题是其他货币的交易量早就跌得没眼看了。 去年卢布和欧元在LME的合计成交占比还不到0.3%。 现在搞这出到底图啥? 要我说啊,这就是想借着LME的老招牌给美元撑场面。 但如今谁还吃这套? 去年沙特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部分石油交易。 印度和巴西也签了本币互换协议。 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已经从2020年的43%掉到现在的35%左右。 这时候强行推美元,跟逼着大家逆流游泳有啥区别? 上海那边可是另一番光景。 记得1999年上期所刚成立时,还有人酸溜溜地说这是“区域自嗨”。 现在再看? 光是铜期货主力合约的单日成交量就在禁令生效前三天反超了LME。 上海保税仓库里堆着的电解铜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 那些银色金属板在仓库里堆成山,灯光照上去亮得晃眼。 其实大宗商品交易就像菜市场买菜。 哪个摊子客人多,哪个摊子就能定行情。 中国现在既是全球最大金属消费国,又是最大成品生产国。 去年精炼铜表观消费量超过1500万吨。 铝材表观消费量突破4000万吨。 这种体量摆在这儿,人民币想不当主角都难。 我翻数据时突然想起咖啡机还没关。 跑过去发现壶底都快烧糊了。 这种手忙脚乱的感觉,跟现在LME的处境倒是有几分相似。 现在伦敦那边每天铜定价会议还是照常开。 但参与报价的机构越来越少。 反而上海保税区最近新开了三个交割仓库。 听说连南美的矿商都直接把电解铜运到上海保税区做抵押融资。 金属交易这盘棋正在重新洗牌。 LME握着全球70%铜定价权的时代可能要翻篇了。 现在新建的东南亚电缆厂都直接参考上期所报价。 毕竟谁愿意冒着汇率风险去做生意呢? 你说这波操作最后会成全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