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王母娘娘是甘肃人。孙悟空是江苏人。 那天下午我正翻着手机查资料,手腕酸胀得不行,

王母娘娘是甘肃人。孙悟空是江苏人。 那天下午我正翻着手机查资料,手腕酸胀得不行,屏幕上的字都开始重影了。突然刷到这条冷知识,手里的冰美式差点洒键盘上好家伙,原来神仙也有“户籍”? 历史上真有孙悟空的原型。这位唐代僧人车奉朝,法号悟空,确实西行取经过经书。不过他和《西游记》里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不太一样。这位真实的悟空法师是京兆云阳人,也就是现在陕西泾阳一带。他年轻时还当过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后来罽宾国国王邀请唐使节团访问,他跟着使团出了国。途中生病留在犍陀罗,病愈后干脆出家,周游北天竺中天竺几十年,最后带着《十地经》《回向轮经》等佛经返回长安。 写故事的人总得找点现实影子。就像《西游记》成书前,玄奘取经的故事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最早出现猴行者形象,元杂剧里孙悟空自称“通天大圣”,到明代吴承恩手里才融合成现在我们熟悉的齐天大圣。最近有本新出的《神祇地理考》提到,各地民间信仰常把历史人物和神话形象嫁接甘肃西王母传说可能源于周穆王西巡会见西王母的记载,而江苏花果山的水帘洞,估计是后人根据小说情节反推的旅游创意。 你说古人写书要不要采风?那肯定得跑断腿。司马迁写《史记》前把大半个中国走遍了,郦道元为《水经注》考察过多少河道。没这些实地见闻,哪来《山海经》里那些奇奇怪怪的异兽描写?就连《聊斋志异》里那些狐仙鬼怪,多半也是蒲松龄在路边茶棚听路人闲聊记下的素材。 现在有些公众号总爱把神话人物和现实地点强行挂钩,其实很多景点都是近二十年才开发的。比如某地前年刚宣布发现“孙悟空故居”,结果查县志发现那块地明清时期是个染坊。这种操作就像我上周收藏了篇讲哪吒故里的文章,今天想找却怎么也翻不到记录网络时代的信息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飘忽。 不过这种地域归属倒反映民间心理。福建人把妈祖当守护神,山西人拜关公,江浙供伍子胥。每个地方总想给虚拟形象找个现实锚点,仿佛这样神话就更真切些。去年某民俗学会的调研显示,全国有17个县市在争抢“牛郎织女发源地”称号,有的甚至重修了所谓“鹊桥遗址”虽然桥墩的水泥还没干透。 神话和历史的拉扯从来就没停过。《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封神三百六十五位,现在好些地方都在争抢这些神仙的“籍贯”。听说去年陕西某县新修了座哪吒文化广场,结果当地老人嘀咕:“这娃娃三头六臂的,咋就成了咱这儿的旅游大使?” 或许我们骨子里就需要这种联结。就像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时总爱说“从前咱们村有个……”,把遥远传说拉进熟悉的生活场景。当你站在江苏某座号称“悟空故里”的院落前,看那棵被标为“金箍棒原形”的铁杉树,会不会恍惚觉得,那只石猴下一秒就要蹦出来?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神仙真要上户口,你觉得玉皇大帝该算北京人还是天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