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跟大陆走得近就不利于选举?孙玉良:不要指望绿营投你的票】国民党前““立委””陈

【跟大陆走得近就不利于选举?孙玉良:不要指望绿营投你的票】

国民党前““立委””陈学圣近日对党主席郑丽文提出尖锐质疑,认为其“祭拜共谍”言论激化了2028大选竞争,损害国民党形象,并强调选举需务实策略而非理想化‌。这一批评引发广泛讨论,核心争议在于:国民党是否应与大陆保持距离以争取选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陈学圣的担忧本质是国民党长期被民进党压制后的畏缩心理,而郑丽文的挑战恰恰是打破僵局的必要之举。我认为:国民党的选举策略恰恰在于,依靠郑丽文改革思维深化两岸关系,而不要指望顽固台独分子投你的票。

陈学圣的批评反映了国民党内部对“两岸路线”的深层恐惧,这种畏缩思维与选举焦虑我是可以理解的。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暗示郑丽文步子跨得太大,与大陆走得太近会招致“急统”标签,使候选人陷入选战困境‌。这种担忧实则是国民党被民进党长期打压后的条件反射。民进党惯用“抹红”手段,将任何亲陆言行污名化为“共谍”或“卖台”,从而煽动选民对立‌。陈学圣的潜台词是:与其冒险争取大陆支持,不如迎合绿营基本盘。但历史证明,这种策略从未奏效。朱立伦和江启臣执政时期,刻意淡化“九二共识”,甚至回避“中国人”身份,结果呢?国民党在选举中一败再败‌。问题不在“走得太近”,而在“走得太软”。

跟绿营比“亲美媚日抗中”,国民党哪里比得上民进党呢?国民党进入“绿营化”陷阱,最终的结果不是选战胜利,而是国民党绿化,最终招致国民党覆灭。

陈学圣的批评暴露了国民党的选举致命短板:试图以“绿营化”策略对抗民进党。朱立伦提名“本土蓝”侯友宜,江启臣回避两岸议题,本质是模仿民进党的“去中国化”路线‌。但民进党深耕“反中抗中”意识形态这么多年,其基本盘根深蒂固,国民党若一味效仿,只会落入“山寨版”的困境。相比较而言,现在的民进党力量是比国民党强大的,这从赖清德“反中抗中”的激进立场导致施政满意度大跌,却仍能靠基本盘支撑可以看出来‌。国民党若放弃两岸优势,无异于自废武功。

郑丽文的破局之道恰恰在于正面对决而非畏缩,她之所以获得半数以上的国民党员支持当选国民党主席,在于她比其他候选人更强大的勇气。我认为:郑丽文的所谓争议言论恰恰是国民党的转机。她敢于承认“九二共识”,直言“我是中国人”,这种“大开大合”的策略虽被批为“急统”,却直击民进党的软肋‌。民进党长期操弄“仇中牌”,但岛内民意已悄然变化,2026地方选举前夕,反民进党氛围高涨,选民更关注经济民生而非意识形态‌。郑丽文的路线若坚持“和平缔造者”定位,可吸引中间选民,而非幻想顽固台独分子倒戈。民进党基本盘对大陆的敌意根深蒂固,国民党与其讨好他们,不如争取对现状不满的“沉默多数”‌。郑丽文的挑战,是打破国民党“尾随民进党”的惯性思维,以两岸议题重塑政党价值。

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基层国民党员而言,选举成败不在“近大陆”,而在“敢担当”。陈学圣的担忧是国民党长期“怕输”心态的缩影,侯友宜、卢秀燕等人也基本上持同样的心态。但历史证明,畏缩只会加速衰落。朱立伦、江启臣的失策并非因亲陆,而是因缺乏战略定力。郑丽文的争议言论虽激化选战,却为国民党提供了正本清源的机会。与其在民进党阴影下挣扎,不如以两岸和平为旗帜,争取真正认同发展的选民。选举的残酷性在于:政党若不敢担当,终将被历史淘汰。郑丽文走出的这一步,或许正是国民党重生的起点。

评论列表

AURORA
AURORA 5
2025-11-10 21:57
两岸统独路线。民进党已经抢了独,国民党靠独也无法超越。现在剩下的只能选择统。要把独和电价高,青年工资低迷,医疗费高,两岸关系紧张,大量资金买美国无效军火绑定。 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吸引中间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