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数据局专场)召开
介绍我市“十四五”时期数据领域取得的成就
11月6日,我市召开“辉煌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数据局专场),市数据局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十四五”时期数据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十四五”时期,市数据局围绕“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全力打造京津冀数据服务地,奋力建设“算力之城”和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据资源体系,构筑数字产业生态,争当新质生产力排头兵,为我市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数据”“输算力”转变提供坚强支撑。
2024年成立以来,市数据局不断完善数据领域发展体系,统筹调动全市数据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后出台《大同市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同市国家级标注基地建设方案》《大同市关于加快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就业的若干措施》《大同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牵头实施“数基提质”“数标扩容”“数通全域”“数企繁荣”“数智赋能”五大行动,构建起“顶层设计+政策保障+资金扶持”完整政策体系,为全市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十四五”时期,我市引进秦淮数据、京东智能算力数据中心、抖音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中联绿色大数据基地、秦云超级能源综合体等5大标杆项目,围绕服务器制造、柴发电源、新能源开发、数据标注、人工智能、数据资源等增值环节,形成算力从供应到消纳的上下游全产业链,对带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截至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完成66.1亿元,同比增长10.0%,占GDP比重达3.7%。截至目前,全市算力产业累计完成产业投资700余亿元,投运服务器74.5万台,预计今年用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城市算力分指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三。
2021年开始,我市坚持将发展数据呼叫、数据标注、数据采集等高就业率服务产业作为稳就业促就业的有力抓手,率先布局、全力推进,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省政府通报表扬我市打造“云中声谷”产业品牌、培育发展数据呼叫(标注)产业稳就业保民生典型经验做法;2024年5月,我市承接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使命。目前,我市已引进抖音、京东、科大讯飞等数据类企业近70家,建成覆盖各县区的就业职场19个,带动3万余名年轻人就地就业,对稳定年轻人、大学生就业,留住本地人才起到明显作用。
“十四五”时期,我市完成政法系统、市场监管、人社、医保等31个部门的数据对接及治理,归集数据量69.73亿条。结合我市产业特色,深度挖掘能源、文旅、交通等行业数据资源,为综治、文旅、养老、政务、城管、交通等领域提供有力赋能,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数据要素×”大赛,其中,云冈研究院“数据要素×”案例获2024年全国总决赛文旅赛道第一名。积极推动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上线DeepTong智能体应用,在公共资源交易、市民热线服务、不动产交易、精准招商引资等方面深度融入大模型应用,有效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今年8月,我市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第二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试点市的城市,标志着我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再获“国字号”认可。
“十四五”时期,我市高度重视数据产业生态培养,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式推进,不断提升全市党政干部、居民群众数字素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我市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大同大学、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互动,推动成立大同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市大数据产教协会、数商协会等,全力推动数据产业产教融合发展;积极参与数字中国峰会、中关村论坛等,举办晋阳湖峰会云冈数字新基建论坛、中国呼叫标注产业年会、万人标注人才启动大会等,邀请近千家数据企业、数百位专家学者来同考察,举办云中数字科技大讲堂20余期,大力宣传我市在算力、标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不断提升我市在全国、全省数据产业方面的影响力,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记者:纪元元
审核:邓琳监制: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