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蜀国刘琰的貌美如花的妻子,进宫给太后拜年,就被留在宫里住了一个月才回家。刘琰看到妻子很生气,就让500个士兵把她绑起来,还破口大骂:“你有没有和皇帝刘禅在一起?” 刘琰是谁?他可是刘备的老部下,汉室宗亲,蜀汉的元老,官拜车骑将军,地位那是相当高。但他这个人,有个毛病,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禀性空虚”,没啥真才实学,就是个“政治花花瓶”,还特爱摆老资格。 他一看老婆一个月才回来,脸当场就黑了。胡氏在宫里这一个月,外头的闲话估计早就传到他耳朵里了。他脑子里立马就蹦出一个要命的猜想。 他根本不听胡氏解释,当场就让手下的士兵把胡氏给捆了。史书上说,他让士兵“以履殴之”,啥意思?就是拿着鞋底子,使劲抽胡氏的脸! 刘琰一边让人打,一边破口大骂:“你有没有和皇帝刘禅在一起?” 这话一出口,性质可就全变了。 这不叫“怀疑”,这叫“指控”。他不仅是在家暴,他是在公开宣称:皇帝刘禅,给我戴了绿帽子! 胡氏被打得半死,心也死了。她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跑去官府,告了!她告的不是家暴,她告的是刘琰的“诽谤”——他不仅打我,他还造皇帝的谣! 这案子一下就捅破天了。 这事儿要放平时,可能还好办。可偏偏发生在234年。诸葛亮刚一死,刘禅这个“扶不起的阿斗”,才刚刚开始“亲政”。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他这个没了相父的皇帝,到底有几斤几两。 刘琰这事儿,简直是一头撞在了刘禅的枪口上。 刘禅傻吗?他要真是个傻子,这事儿可能就“家丑”私了了。可刘禅不傻。他看到这份状纸,估计气得发抖。 他气的不是“桃色新闻”,他气的是刘琰的狂妄。 你刘琰是什么人?你是元老,是宗亲。你现在公开怀疑皇帝“扒灰”,你把皇家的脸面往哪儿搁?你把皇权当什么了? 这事儿要是传开,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老百姓会说:“哎,咱皇上,连元老的老婆都敢动!”朝中大臣会想:“这皇帝不检点,连刘琰这种老臣都敢惹,他是不是失德了?” 刘琰这一巴掌,抽的不是胡氏的脸,是刘禅的脸,是整个蜀汉朝廷的脸! 所以,这案子没啥好审的。 刘琰被火速下狱。判决书下来得极快,措辞极其严厉,也成了千古名句: “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 翻译过来就是:士兵不是给你用来打老婆的!脸也不是让你拿鞋底子抽的! 这话说得解气!直接把刘琰钉在了耻辱柱上。 结果呢?刘琰,弃市。 “弃市”,就是在闹市口砍头,尸体还要示众三天。这是极刑,是彻彻底底的政治处决。 很多人就纳闷了,家暴,就算加上诽谤,至于死吗?还是个车骑将军。 至于。太至于了。 你得看刘禅杀他,是为了什么。 第一,杀鸡儆猴,立皇威。 刘琰是元老,身份够高吧?好,就杀你这个元老的“鸡”,给那些自以为是的“猴”看看。诸葛丞相不在了,现在,我刘禅,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谁敢挑战皇权,这就是下场。 第二,整肃朝纲,收权力。 刘琰这种“政治花花瓶”,仗着资历老,平时就飞扬跋扈。他之前还跟蜀汉的王牌大将魏延吵架,诸葛亮为了大局,狠狠批评了刘琰,刘琰才写检讨信认怂。这说明,他就是个内部不稳定的刺头。刘禅早就想办他了,胡氏这事儿,纯属“精准送人头”。 第三,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刘禅在借此清理“历史遗留问题”。 诸葛亮一死,蜀汉内部三股势力暗流涌动:一是刘备带来的“荆州系”元老;二是本土的“益州系”豪强;三是诸葛亮提拔的“丞相府”系官僚。 刘禅要亲政,就必须把这三股势力都压下去。 不信你看,就在刘琰死后不久: 李邈,一个益州系的官员,跳出来说诸葛亮坏话,刘禅二话不说,杀。 杨仪,丞相府的核心人物,诸葛亮的秘书长,自认功高,抱怨没当上接班人,刘禅把他流放,他继续抱怨,赐死。 刘琰、李邈、杨仪。 一个元老宗亲,一个本土豪强,一个丞相亲信。 刘禅在短短时间内,快刀斩乱麻,把三股势力的“出头鸟”全给宰了。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整个蜀汉朝廷,鸦雀无声。 谁还敢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这哪是阿斗,这分明是个手段老辣的政治家。他只是在诸葛亮的光芒下,藏得太深了而已。他知道自己没老爹和相父那样的威望,所以他只能用最冰冷、最残酷的“法”,来建立自己的“术”。 最后,这桩“桃色八卦”的结局是:刘琰被弃市,胡氏被赶出家门。而刘禅,为了彻底杜绝此类事件,下了一道旨意:从此以后,废除大臣家眷新年入宫朝贺的礼仪。 一场看似香艳的后宫疑云,一个丈夫的嫉妒与残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新皇登基的“祭旗”大典。刘琰,就是那个倒霉的“祭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