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国家官宣,大批医院将面临转型,史无前例

医院大转型。

10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在医院领域炸开了锅。

因为《通知》内容提出,及时优化调整二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引导推动医疗资源较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甚至还提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时,对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给予适当倾斜。

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要转型,这个规模有多大可想而知。而在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其中也明确提到,引导支持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引导支持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接连出台的医疗机构转型政策,表面上是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实则背后暗藏关键趋势:在时代浪潮下,医院行业正加速洗牌,无法适应趋势的医院将面临出清压力。

为何如此断言?首先要审视基本盘。

过去的基本盘,得益于近四十年的人口红利,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快速提升了城镇化率。而医院作为城镇居住的配套设施,也随之经历了扩张热潮。

过去十几年,医院在三甲评审、患者招揽、院方管理成效考核等方面需求迫切,医院像房地产行业那样,举债扩建成为各地普遍现象。据《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医院床位达800.5万张,其中近七成是公立医院床位,较上年新增17.2万张,增幅显著。

但如今的情况已截然不同,这就直接导致一个核心问题:医院营收大幅缩水。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20个省份的公立医院出现亏损,占比达62.5%;753家三级公立医院中,43.5%也面临同样难题。据《中国医院院长》杂志报道,2021年政府办医院总收入4.39万亿元,收支盈余不足0.2万亿元,同时背负近2万亿元债务。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显示,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全年合计亏损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达553万元。2022年5月,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披露,疫情以来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倒闭停业。

但医院经营困境全是大环境所致吗?

显然不是。事实上,众多医院功能定位模糊,在医疗行业变革中找不到生存路径,才是根本症结。

过去十余年,医院先后经历取消药品加成、推行两票制、实施带量采购等多项重大改革。加上国家重拳医疗反腐大背景下,明确要求受贿行贿一起查,倒查年限达十几年,实现医疗领域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监管。

一系列变革之下,医院以往依赖财政拨款、灰色收入的盈利模式崩塌,“以药养医”的政策优势也被集采等措施替代。再叠加人口减少、医疗需求下降等因素,医院行业正式步入资源过剩阶段。

内忧外困中,医院如何破局?简单总结就是,对内推行降薪减员,对外开展整合改制。

先看降薪减员。近期多地医院启动去行政化改革: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宣布缩减至少三分之一科室;上海十院与同济医院开展行政后勤岗位裁员,重点压缩“不直接服务患者”的岗位,近30%后勤人员被清退,甚至院长秘书也被调配至导诊台;江西鹰潭市通过医院整合,精简内设机构39个、管理人员69名。

为何从行政岗位下手?数据显示,国内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占比普遍达25%~45%,远超欧美国家5%的水平。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撰文指出,2016至2021年,公立医院院均人员支出年均增长13.61%,占总成本比例逼近60%。可见,医院去行政化的核心逻辑是“效益优先”:能创造价值、服务患者的岗位得以保留,其他岗位则面临调整风险。

再看整合改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数十家公立医院官宣撤销或合并。例如,安徽省六安市决定撤销县第一人民医院与县第二人民医院,组建霍邱县人民医院;包头市第八医院整体并入包头市中心医院,成为其东院区;上海公惠医院与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合并满一年后,拟申请注销登记;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与杭州市儿童医院整合为杭州市妇幼保健院。

这些医院的退出,本质是未能适应时代发展,对行业变革反应迟缓。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就已开始下滑:当年公立医院数量为13396家,此后逐年递减,至2021年降至11804家,降幅达11.8%。

实际上,医院转型的政策导向早在2023年就已明确。当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委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结合国家卫健委后续发布的《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医院过剩资源转型的时代浪潮已然来临。

只不过,转型之路有成功亦有失败。在这场行业洗牌中,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医疗机构,都难免经历转型阵痛。

评论列表

水清无鱼
水清无鱼 69
2025-11-09 12:59
就目前的情况看,并不是医疗资源过剩,而是严重不足,比如县城和乡村,这些地方的医疗资源过剩了吗?恰恰是资源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资源的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以前的政策是“以药养医”所以说医院的生意好,现在的政策是“药品集采”所以说医院的生意没以前好,动不动就是CT或核磁共振,难道以前的医生没有这些仪器就不看病啦?这些可有可无的检查增加了普通百姓的支出,很不接地气。说穿了,公立医院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政府为民服务的窗口,形象很重要。医疗资源适当的向县城和乡村倾斜不好吗?

老将军 回复 11-10 03:26
你开玩笑呢吧?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无知

李志勇 回复 11-10 06:57
到医院不做检查看什么病

少爷
少爷 60
2025-11-09 12:54
改吧,反正老百姓已经看不起病了,
老虎头
老虎头 53
2025-11-09 13:21
医院亏损,谁信

雪舞九霄 回复 11-10 00:21
有可能曾经那种以药养医的时代不适合现代发展的需求,才导致医院出现亏损。现代对医药的需求,是那种针对性较强,比如那些疑难杂症的药,才是真正的刚需。而剩下的,就是一些感冒退烧药,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比较多吧

用户10xxx66 回复 11-10 18:11
考个医院财务就知道了,公立价钱都是国家定好的,药还要按比例开,那些灰色的进的也是个人包包,又不是医院

(ฅ*]初见[*ฅ)
(ฅ*]初见[*ฅ) 42
2025-11-09 18:22
医院比贩毒都赚钱的买卖居然会亏欠[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妙手 回复 11-10 00:11
你怎么不去开家医院?

路过 回复 11-09 22:30
啥也不懂

山野村夫
山野村夫 38
2025-11-09 14:11
医院转型康复护理医疗一体,让需要服务的人住下来更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过关键是你要有钱,没有钱生病就在前楼看看拿点药走人。

八八八八方来客 回复 11-09 17:10
有扎针,推拿活血,老年棋牌室活动室,几十块钱一单,需求爆满

地主麦浪
地主麦浪 36
2025-11-09 07:37
以后,看病都去市里,三甲,你说贵不贵

看破不说破 回复 11-09 12:18
你没有医保就很贵

用户10xxx63
用户10xxx63 32
2025-11-09 16:43
医疗费住院费高老百姓收入低付不起高额费用,即便等死也不上医院。

女娲 回复 11-10 01:47
是屠宰场

用户10xxx89 回复 11-09 22:18
好样的

冲虚观主
冲虚观主 31
2025-11-09 16:02
小病自己治,大病不用治。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 27
2025-11-09 20:31
医院是医生工作的地方,不用安排那些无用的非医岗位,行政岗位可由医生兼任,淘汰无证的非医生在医院从事管理岗位,避兔瞎指挥!
石秀福
石秀福 19
2025-11-09 22:57
医院的盲目举债无度的扩张和扩张中的高大尚标准及过程中的水分太大,是造成许多医院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户10xxx51
用户10xxx51 18
2025-11-09 16:34
小病靠扛。大病靠熬,关我屁事。
泽流潺潺
泽流潺潺 14
2025-11-09 14:57
把国家投入医疗的费用平均分给全国人民,看病自费就好!!!
QQ乱
QQ乱 14
2025-11-09 16:20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雨后彩虹11245612
雨后彩虹11245612 11
2025-11-10 07:18
医院亏损,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呲牙笑],盈利的钱都进了某些个人口袋了,
zhanghaijun8636
zhanghaijun8636 11
2025-11-09 20:56
以后看病更难了,都得去三甲
就喜欢特别
就喜欢特别 9
2025-11-09 15:16
算了吧,文件一批又一批,正真到落实,猴年马月的事了,出发点是好的,为养老做好保障,实行起来那问题就多了去了
末曰幸存者
末曰幸存者 9
2025-11-09 17:34
18岁以下60岁以上免费医疗

末曰幸存者 回复 11-10 10:36
你这脑回路[点赞]

无湘不成军 回复 11-10 07:30
动不动你出钱,先分段免,效果好再全免不很好吗

平常人
平常人 7
2025-11-10 09:13
医院必须是国家的,必须财政拨款。 这样杜绝乱开药,大量检查,像外卖一样,每次要有患者评价。
路虎1962
路虎1962 7
2025-11-10 10:08
该改得改,该撤的撤,改革的结果医院减少开支,降低成本,最终减少老百姓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
用户12xxx81
用户12xxx81 5
2025-11-10 17:23
可以将大医院中医德差、人品差、违规收红包吃回扣乱红的医生下放到县乡镇级医院,支医支教授徒,振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成任务再上升调到高级医院担任职务。
用户10xxx07
用户10xxx07 5
2025-11-09 22:03
呵呵
江南冬雨
江南冬雨 5
2025-11-10 01:11
医院看病靠仪器,医疗设备越买越多,看病成本大半被设备资产摊销占据,医院怎能赢利?另一个看病成本高的因素是医生培养成本,普通医师学历要求至少硕士,主治医师学历要求至少博士,再加上临床实习,论资升职称,门诊有看病资格的医师至少要学十年才能正式上岗,导致医师的工资与培养成本倒挂,医生心理不平衡,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看病质量下降。若给医生高工资,看病成本就会增加。所以,医疗设备与医生薪资的高成本,是导致医院不赢利的主因,药品成本反而是次要的了。
用户13xxx11
用户13xxx11 4
2025-11-09 22:45
医院转型的目的都是为了什么?
用户17xxx11
用户17xxx11 4
2025-11-09 19:59
什么玩易
风雨平安行
风雨平安行 4
2025-11-10 08:11
还以为是下放医疗资源,惠及县乡,结果来个集中医疗资源真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盛闲书
黑蝙蝠
黑蝙蝠 4
2025-11-09 12:53
意思是增加康复适应人口老龄化,但医院数量减少了看病很难更贵了

用户10xxx40 回复 11-09 19:53
人总有一死,你就那么怕死?[呲牙笑]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3
2025-11-10 18:06
主治医生,院长都亏的裤衩都没了。
用户91xxx20
用户91xxx20 3
2025-11-10 05:17
现在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了看病能力,让大家都去三甲医院,一去就是各种检查。。。
来不相知去不留
来不相知去不留 3
2025-11-10 05:39
要不改养老院吧!
tb_1699306
tb_1699306 2
2025-11-10 07:21
乡村医生收入低,所以没有医生。
红胡子
红胡子 2
2025-11-10 18:42
夹心饼干中间的医院,日子难过了
心随意动
心随意动 2
2025-11-10 12:18
医院不能搞垄断。必须要自负盈亏。公平竞争,报销比例要明确。不能有隐形套现。否则就是一汪潭水,深不见底。
用户10xxx43
用户10xxx43 1
2025-11-10 07:00
医院也亏了吗?
用户18xxx76
用户18xxx76 1
2025-11-10 06:41
医院不应是创收的单位,应当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
老将军
老将军 1
2025-11-10 03:28
大病去大城市大医院治疗没毛病,小病和病后康复去小医院没毛病。
。。。。。
。。。。。 1
2025-11-09 17:04
[得瑟]
无湘不成军
无湘不成军 1
2025-11-10 07:22
行政人员占百分之四十五,哈哈哈,牛逼!
用户90xxx51
用户90xxx51 1
2025-11-09 23:14
医院收入让财政管,然后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