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郑丽文做出了明确表态!11月8日受邀出席在台北市马场町纪念公园举行的“1950年

郑丽文做出了明确表态!11月8日受邀出席在台北市马场町纪念公园举行的“19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灵大会”。   台北新店溪畔的马场町纪念公园,每年深秋都会举行一场特殊的追思活动,11月8日,这里迎来了一位久违的客人,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她身着素色服装,在默哀曲中向园内那座特殊的土丘献花。   这个举动迅速引发关注,因为她是近十年来首位在任内出席“白色恐怖秋祭”的国民党主席,上一次还是洪秀柱。   在两岸关系复杂的当下,这场跨越十年的“回归”,远比表面看到的更有分量。   要懂这一举动的意义,得先说说马场町和秋祭的由来,如今能骑单车、看夕阳的公园,七十多年前是令人胆寒的刑场。   1950年,35岁的林正亨在这里慷慨就义,成为“刑死马场町的第一个台湾人”,同年六月,吴石、朱枫等烈士也在此倒下,身中七弹的朱枫牺牲前高呼的口号,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   当年每次行刑后,血迹都要用土覆盖,一层层堆积成了园内那座被锁链环绕的土丘,每一粒泥土都藏着一段沉重历史。   1993年起,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每年都在这里办秋祭,2024年的主题“珍爱和平 守护民主 两岸同心 振兴中华”,更是把追思和两岸和平紧紧连在了一起。   郑丽文的出席,打破了国民党长达十年的“缺席”,其实国民党与这场秋祭早有渊源,2005年马英九就以党主席身份参加,三次向受难者家属道歉,直言“要用赎罪的心情平反错误”。   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在任党主席都没再出席,直到洪秀柱2016年前往,如今郑丽文接过接力棒,间隔恰好十年。   她在现场明确表示,来这里不是走形式,是要“记住因政治信仰失去生命的悲剧,不让两岸再因对立付出代价”,这话精准戳中了秋祭的核心诉求。   在台湾的政治环境里,“正视白色恐怖历史”常被贴上标签,不少政治人物避之不及。   而郑丽文作为在任党主席出席,首先是对历史的尊重,那些在马场町牺牲的烈士,很多是为了两岸统一的理想献身,正视他们的付出,就是正视“两岸同根”的事实。   这场秋祭也聚集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特意发来祭文,提到要“团结同胞反对‘台独’,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现场不少白发老人带着子孙前来,就是想让年轻人记住,分裂只会带来伤痛,和平才是正道。   郑丽文的参与,让这种两岸同心的氛围更浓厚,也让外界看到,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的立场正回归理性,不再回避历史,不再模糊态度,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和平统一的支持。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只是政治表态,但历史不会说谎,马场町的土丘早已不是肃杀的刑场,变成了警示后人的纪念地。   秋祭从最初的小众追思,变成两岸同胞共同参与的和平活动,这些变化都说明,“以史为鉴、走向和解”是人心所向。   郑丽文的出席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只要有人愿意迈出正视历史的一步,愿意为和平统一发声,两岸同胞的心就会贴得更近。   历史的伤痛不该被遗忘,和平的希望更该被守护,郑丽文十年后以国民党主席身份站上马场町,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是对两岸未来的期许。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唯有放下对立、携手前行,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之花常开。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两岸同心,方能行稳致远。   信源:大河报——《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确认:将祭拜吴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