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周末戏相逢|听畲歌、品十番,这场民乐盛宴藏不住!

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江端记者吴臻

当琵琶轮指奏响西域舞曲,当古筝快速指序演绎盛世华章,当畲族双音回荡山海,当千年古乐登上现代舞台……11月9日19时,福建博物院则徐广场,一场属于民乐的魅力之夜即将开启。“周末戏相逢——‘艺’齐乐民星大擂台”器乐专场第三周赛汇聚四支各具特色的民乐劲旅,带你领略器乐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福建“弦界”琵琶筝乐团:青春弦音,经典传承

福建“弦界”琵琶筝乐团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国乐专业学子组成,以琵琶与古筝为主奏,巧妙融合京胡、扬琴、倍大提琴等乐器。乐团将演绎两首风格迥异的经典佳作:一首充满西域风情,琵琶运用明快的轮指与推拉音技法,配合非洲鼓跳跃的节奏韵律,再现欢快热情的场景;另一首源自传统戏曲,特邀京胡演奏家杨一安先生担任主奏——作为梅兰芳先生琴师姜凤山与音乐家吴华的得意门生,他的演奏苍劲挺拔,在快板段落展现铿锵顿挫的戏剧张力,慢板部分则气韵悠长,将经典京剧曲牌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明学院筝乐团:中西弦韵交织,意气飞扬

三明学院筝乐团以古筝为主奏,融合多元民族乐器与大提琴,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乐团此次演绎两首经典改编作品:一首以历史传奇女性为主题,通过古筝快速激昂的指序展现战场气势,又以柔美婉转的旋律刻画人物内心;另一首以盛世气象为基调,运用古筝宏大的和声与流畅的旋律线条,营造辉煌磅礴的音乐画面。面对中西乐器音色融合的挑战,乐团通过分段慢练、逐句磨合的方式,使两种乐器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达成和谐共鸣。乐曲编排既保留了传统筝乐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编配思维,展现出青年学子对经典作品的理解与创新表达。

龙岩市十番民乐队:十番音乐流转,再现古韵新声

龙岩市十番民乐队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为传承根基,在保留这一古老乐种精髓的同时,探索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表达。特色乐器“吊规”以其独特的音色贯穿其中,与提胡柔美浑厚的旋律、扬琴清脆的音色、二胡绵长的抒情线条、中阮温润的中音声部及古筝流动的琶音相互交融。琵琶则以灵动的轮指点缀其中,与其他乐器形成巧妙呼应。乐队在保留传统曲牌韵味的基础上,把苏轼的《水调歌头》填词入乐,将传统古曲的演唱风格和现代声乐元素融合,既保持了十番音乐特有的“板眼变化”与节奏韵律,又赋予这一传统乐种以新的艺术感染力。

宁德宁川雅韵畲族民乐团:传统畲歌引路,听见山海回响

宁德宁川雅韵畲族民乐团以原创的畲族风格作品为核心,致力于展现闽东畲乡的独特音乐魅力。乐团从宁德畲族传统民歌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将畲族对唱、节庆场景等生活意象融入旋律创作,使音乐充满浓郁的地域气息与民族风情。演奏中,乐团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畲族民歌”的人声清唱为引,营造出原生态的音乐氛围。随后,唢呐以高亢明亮的音色模拟畲族山歌的起伏线条,二胡运用细腻的滑音技巧营造深情婉转的意境,琵琶则以清脆灵动的音色点缀节奏,三种乐器层次分明、彼此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畲乡山水与人文相融的音乐画卷。

秋夜微风,弦音袅袅。11月9日19时,让我们在则徐广场于耳畔间漫游古今——从畲乡山野到十番古韵,从青春乐章到中西弦韵,四支乐团将用最真挚的演奏,让传统与现代在音符中交织共鸣,为您带来一场难忘的秋夜记忆。

审核:林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