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一商业街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名青年男子在某商业街门口突然晕倒,面色发紫,呼吸停止。危急关头,长春急救中心调度员冯艳通过长达12分钟的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实施心肺复苏,为后续专业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最终成功挽回了这条年轻的生命。

青年突发心脏骤停
调度员沉着应对
“120吗?某商业街有人晕倒了,面色发紫,你们快派车!”
调度员冯艳一边迅速确认地址、调派救护车,一边保持通话,立即开启远程指导模式。“他清醒吗?有呼吸吗?”她连续追问,凭借专业经验判断患者已发生呼吸心跳骤停,随即指导呼救者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地面上,打开手机外放,准备实施紧急心肺复苏。
电话指导按压
每一秒都是希望
“跪在他的一侧,一只手的手掌根放在胸部中央,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另一只手放在这只手的手背上,用力快速垂直向下按压……”电话那端,冯艳清晰而坚定地发出指令,并不间断地计数控制胸外按压节奏:“01,02,03,04,05……按压不要停,坚持到急救医生到达!”
现场施救者紧跟她的节奏,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黄金4分钟”内,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成功挽救生命的关键!

视频助力精准指导
科技赋能生命接力
为进一步提升施救效果,冯艳通过视频链接“亲临”现场,实时观察患者情况和按压动作。“频率再快一些,做得很好,保持节奏,确保胸部完全回弹。”视频指导让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市民也能安心、规范地进行急救。
急救团队现场接力
患者转危为安
12分钟后,富民急救站医生孙盼车组抵达现场,立即接手抢救。心电图显示患者为“室颤”,急救人员迅速进行电除颤、开通静脉通路,在给予患者高级生命支持的同时紧急送医。转运途中,患者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
事后随访得知,该患者因近期过度劳累,突发严重心律失常(室颤)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经过医院后续治疗,患者当天即恢复意识,第二天康复出院。
这场成功的救援案例,清晰地展现了从第一目击者现场呼救、120调度员专业远程指导、到急救团队现场施救与医院高级生命支持的无缝衔接。这条高效运转的“生命链”环环相扣,为患者赢得了最大生机。
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意识
至关重要
据统计,心脏骤停发生后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可达50%以上。长春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今年以来已通过电话与视频指导,成功救治30余例心脏骤停患者。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目击者保持冷静、提供准确信息并配合调度员指导至关重要,切记不要轻易挂断电话。

你,也是生命链中关键一环!
面对突发状况,保持冷静虽非易事,但行动是战胜恐慌的最好方式。调度员是现场人员最坚强的后盾,而每一位伸出援手的普通人,都是生命接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场生命的奇迹,属于及时报警的市民、专业冷静的调度员、迅速反应的急救团队,也属于每一个在危急时刻敢于伸出援手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