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Q1-Q3,公司实现营收39.44亿元,同比+14.69%;实现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14.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67亿元,同比+15.35%。2025Q1-Q3公司实现毛利率32.88%,同比-1.23pct;净利率22.53%,同比-0.01pct。
25Q3公司实现营收14.45亿元,同比+9.31%,环比+11.52%;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8.69%,环比+4.31%;扣非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6.87%,环比+4.76%。25Q3公司实现毛利率32.53%,同比-1.63pct,环比-2.20pct;净利率21.98%,同比-0.15pct,环比-1.60pct。
公司新能源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开拓市场,加强与全球各领域特别是新能源市场中高端客户的合作,并通过持续的创新研发、管理提升和降本增效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实现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公司产品品类齐全,覆盖全系列PCB用薄膜电容器、交流薄膜电容器和电力电子薄膜电容器,满足工业控制、光伏、储能、风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家电、照明等各行业需求。
重视股东回报,维护股东权益。公司始终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在兼顾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坚持以高比例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施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总额4.5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3.31%。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现金分红43.8亿元。
聚焦新兴领域,技术能力业内领先。公司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54件,国际专利3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5项,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12项。2025年初,公司成功获得柔直工程干式电容器国产化首个批量应用项目订单,成为国家柔直工程国产化干式电容器首批中标的国产电容厂家。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风电光伏建设进度延后,汽车电子行业增速下降,我们下调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08亿元、16.01亿元(下调幅度分别为6%,3%),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8.96亿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0X/16X/14X,考虑到公司为薄膜电容龙头,下游市场空间大,业务增长快,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