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滓洞监狱中,特务给女共产党员邓惠中上老虎凳时,无意中碰了一下她的脚底板,邓惠中猛地把腿收了一下。这一下,让特务眼前一亮,好像找到了折磨人的新招。 1949 年渣滓洞的枪声,让这位 “双枪老太婆” 永远定格在 45 岁,却留下不朽的信仰。 1939 年,邓惠中在川东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她还是个教孩子读书的女先生。 她把进步书籍藏在课本里,给学生讲抗日故事,悄悄播撒革命的种子。 丈夫邓福谦去延安后,她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一边持家一边开展地下工作。 为了传递情报,她学会了做不同花样的布鞋,鞋纳的针脚里藏着暗号。 有次给交通员送信,她背着最小的邓叶芸,走了六十里山路,脚磨起了血泡。 1947 年,川北军事训练让她完成了从教师到游击队员的蜕变。 她褪去长衫,穿上粗布工装,练射击、学格斗,双手持枪的模样震慑敌人。 夜里她在灯下缝补衣物,把缴获的子弹藏在衣缝里,为起义做准备。 她带着队员袭击伪乡公所,缴获的枪支弹药,成了华蓥山游击队的重要装备。 “双枪老太婆” 的名号传开,敌人闻风丧胆,却始终抓不到她的踪迹。 1948 年 8 月,次子邓诚执行任务失联,随身携带的交通网密码本下落不明。 邓惠中心急如焚,不顾同志们劝阻,潜回老宅想打探儿子消息。 觊觎赏金的邻居告密,特务包围了院子,她试图销毁暗号草鞋时被按住。 被捕后,特务知道她疼爱孩子,想从亲情入手,逼她交出密码本和联络图。 审讯室里,他们先是威逼利诱,说只要招供就能见到儿子,被她严词拒绝。 特务见软的不行,就把她绑上老虎凳,一块一块往腿下垫砖块。 膝盖传来钻心的疼痛,邓惠中额头冷汗直流,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一名特务见她不低头,烦躁地踹了下她的脚腕,刚好碰到脚底板的敏感处。 常年奔走磨出的厚茧下,神经依旧敏锐,她本能地缩了一下腿,却立刻稳住身形。 特务以为她怕了,得意地说:“再不说,就让你儿子来亲眼看着你受刑。”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邓惠中,她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怒火:“你们休想利用孩子!” 特务见状,找来铁刷蘸盐水,在她脚底板反复刮擦,试图用痒痛逼她屈服。 她浑身颤抖,却强忍着不发出一点求饶声,把嘴唇咬出了血。 特务又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疼得昏死过去,醒来后仍是 “什么都不知道”。 半个多月的审讯,她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却始终没泄露任何机密。 1948 年冬,邓惠中被押往渣滓洞监狱,在这里遇到了江竹筠等志同道合的战友。 她们互相鼓励,在牢房里唱革命歌曲,用信仰支撑着彼此。 邓惠中给难友们讲川东的风土人情,讲孩子们的趣事,驱散牢房的阴霾。 她还教大家辨认草药,有难友受伤,她就用藏在头发里的草药为其疗伤。 在黑暗的牢房里,她们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彼此前行的路。 1949 年 11 月 27 日,重庆解放的炮声越来越近,敌人发起了疯狂的大屠杀。 枪声响起时,邓惠中紧紧握着身边难友的手,脸上带着对胜利的期盼。 子弹穿透身体的瞬间,她没有倒下,而是靠着墙壁,望着牢窗外的微光。 她用生命守护了革命机密,也守护了心中的信仰,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这一年,她 45 岁,用热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如今,邓惠中的事迹被收录进教材,华蓥山起义纪念馆里,她的遗物静静陈列。 女儿邓叶芸致力于传承母亲的精神,经常给年轻人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她留下的双枪、头巾和布鞋,成了珍贵的革命文物,见证着那段历史。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双枪老太婆” 的故事,被她的勇气和信仰深深打动。 她的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种,在代代相传中,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 信源:【献礼建党百年 讲巾帼英雄故事】巾帼女英雄邓惠中. 澎湃新闻. [2024-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