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发布会上,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介绍,我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高救助保障标准、扩大政策覆盖范围,让困难群众持续感受到生活向好的变化。在全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中,位居全国第一。
保障标准方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投入保障资金970.5亿元、较“十三五”增长88.2%,9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较“十三五”末提高32.4%~59.7%,其中低保保障标准增幅接近全国平均增幅的2倍。保障模式方面,强化数据赋能,构建起救助政策主动告知、对象主动发现、信息主动公开的“三主动”工作机制,高水平建成山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聚起28个部门77类救助数据资源,将186万低收入人口和840万重点关注对象纳入监测范围,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有效提升了救助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保障对象方面,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在保障孤儿基础上,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特殊监护困境儿童一并纳入关爱服务范围,服务内容逐步向残疾康复、社会融入、心理关爱等拓展,让全省近30万困境儿童生活有光、成长有爱。(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丁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