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11月4日)报道:“中国和荷兰围绕安世半导体的争议持续延烧,中国商务部星期二批评,荷兰继续一意孤行,且无解决问题实际行动,并希望荷兰从维护中荷、中欧经贸关系大局和产供链稳定与安全的角度出发,以负责任的态度与中国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业内部事务。” 先把账算明白:安世半导体根本不是荷兰的 “自家货”,而是中国企业花真金白银买来的合法资产。这公司最早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后来划给恩智浦,2019 年被中国闻泰科技花大价钱全资收购,连英国的晶圆厂都一并拿下了。 到 2025 年,中国东莞的工厂已经扛起了安世 70% 的全球产量,每年造 700 多亿片芯片,从汽车雨刷到手机电源管理全靠它,欧洲车企更是把它当成 “生命线”。人家中国企业实打实投钱扩产、搞研发,荷兰政府凭啥突然跳出来抢? 答案藏在阿姆斯特丹法院的文件里:今年 6 月美国国务院跟荷兰外交部碰头,直言 “中国股东掌舵安世就是问题”,逼着荷兰要么换 CEO,要么让中资撤资。 荷兰政府立马心领神会,9 月 30 日一纸行政令冻结安世资产,不准转移技术、不准调整管理层,荷兰法院还帮腔,直接罢免了中国股东委派的 CEO 张学政,换上外籍临时高管。 更狠的是 10 月 26 日,荷兰总部干脆切断对中国工厂的晶圆供应,东莞厂区只能限制出货,员工都开始上四休三,等着原材料救命。 这操作跟海盗抢船有啥区别?当年闻泰科技收购时手续全合规,荷兰政府没说半个不字;现在美国一施压,立马撕毁契约,拿 “国家安全” 当遮羞布。 可安世生产的都是二极管、功率 MOSFET 这类成熟芯片,根本算不上高端技术,所谓 “安全风险” 纯是自欺欺人。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一早就戳破了谎言:安世的芯片库存只剩 3 周,再断供欧洲整车厂就得停摆,福特、现代在欧洲的工厂都要跟着遭殃。 10 月初还喊着 “欧洲技术必须留在欧洲”,结果中方一出手反制 —— 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向欧洲出口特定元器件,荷兰经济大臣立马改口,求着要跟 “中国朋友坐下来谈”。 10 月 21 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和荷兰大臣通话,明明白白要求保护中企权益,荷兰那边满口答应 “找建设性方案”,转头就继续断供晶圆,半点实际行动没有。这哪是解决问题,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想靠拖延逼中国让步。 但中国这次根本不吃这套。闻泰科技直接亮明态度:70% 产能和一半营收都在中国,大不了拉通国内供应链搞 “独立自救”,先保住中国市场的供应。外交部、商务部、半导体行业协会轮番发声,直指荷兰 “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干涉企业内部事务”,11 月 1 日还主动释放善意,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给荷兰台阶下。 可荷兰非要硬扛,那就别怪中方不客气 —— 稀土技术出口管制已经落地,接下来要是真动真格,受损的只会是荷兰的光刻机出口、农产品贸易,毕竟中荷贸易里,荷兰依赖中国市场的地方可比中国依赖它的多。 有荷兰网友在红迪论坛吐槽:“政府这是把我们的国际声誉砸稀碎,以后谁还敢来荷兰投资?”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市场经济的根基就是契约精神,荷兰这次开了 “政治干预企业并购” 的坏头,相当于告诉全世界 “来这投资随时可能被抢”。欧盟东盟中心主任都看得明白:荷兰帮美国打压中企,最后美国拍拍屁股走人,买单的却是荷兰自己的营商环境。 现在的局势很清楚:荷兰要么赶紧停手,恢复安世的正常运营,把股权和管理权还给中国股东;要么继续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等着中欧经贸关系受损、全球供应链动荡的苦果。 中国商务部 11 月 4 日的表态已经把话说透了:“停止干涉企业内部事务” 是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别以为中国好欺负,当年收购安世是光明正大的商业行为,如今护着自己的企业更是天经地义。荷兰要是真把中国逼到份上,咱们有的是反制手段 —— 光刻机出口要看中国脸色,郁金香、奶酪的市场在中国手里,真撕破脸谁疼谁知道。 那些跟着美国起哄的人该醒醒了:中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想靠耍流氓抢企业?先掂量掂量自己的爪子够不够硬,能不能扛住猛虎下山的反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