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三峡大坝“账本”曝光:运行了20余年,2500亿投入如今回本了吗? 花在三峡大

三峡大坝“账本”曝光:运行了20余年,2500亿投入如今回本了吗? 花在三峡大坝上的2500亿早就回本了,这笔账一捋就清楚,实际收益比当初预估的要多得多。 最直接的发电收益,这简直是台不停运转的“清洁能源印钞机”,自2003年首台机组发电到2024年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经突破1.7万亿千瓦时,这个数字有多夸张?相当于给全国14亿人每人发1200多度电,够一个普通家庭用上50年。 国家早有规定,三峡电力的平均上网电价是每千千瓦时250元,按这个标准算,光发电收入就有4250亿,早把2500亿本金甩在身后了。 2020年更创下单年发电1118亿千瓦时的世界纪录,那一年光卖电就进账近280亿,比很多上市公司全年的营收都高。 并且这1.7万亿千瓦时电还替代了5.5亿吨标准煤,减少14.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省下来的环保治理成本和碳排放交易收益,又是一笔隐性财富。 再算防洪这笔“保命账”,这可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安全收益。在三峡建成前,长江荆江河段每年汛期都像悬着把剑,防洪标准只有十年一遇,1998年大洪水造成的损失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现在三峡能控制荆江河段95%以上的洪水来量,把防洪标准直接拉到百年一遇,相当于给下游1500万人口、150万公顷耕地装了“安全阀”。 运行至今,三峡已经累计拦洪70多次,拦洪总量超22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700个西湖的水量。 2020年长江流域遭遇1949年以来第三大洪水,三峡单场洪水就拦蓄88亿立方米,直接把沙市江段洪峰压下去1.5米,硬是避免了蓄滞洪区启用,光这一次就减少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水利专家早算过,单靠减少洪涝灾害损失这一项,三峡就已经收回了投资成本。 航运带来的“黄金收益”更让人惊喜,彻底激活了长江这条“经济大动脉”,以前重庆到武汉段全是险滩,1500吨级船舶都得小心翼翼,“自古川江不夜航”的说法流传了上千年。 现在三峡把航道等级从三级提到一级,3000吨级船舶能直达重庆,运输成本一下降了37%,单船每次通行就能省超10万元。 截至2025年6月,三峡船闸运行22年累计通过货物22.4亿吨,相当于360万辆卡车的运量,要是靠公路运输,光油费就得多花上千亿。 更关键的是航运带来的连锁反应,年均创造经济效益344亿,20年下来就是6880亿,是初始投资的2.8倍,西南的矿产、中部的农产品、东部的工业品靠着这条水路加速流转,直接带动了沿江经济带的发展。 还有容易被忽略的水资源利用收益,三峡393亿立方米的库容成了国家重要的淡水储备库。 枯水期累计为下游补水超3600亿立方米,既保障了沿江城市的饮用水供应,又让冬季航道保持水深,还为中下游农业灌溉提供了稳定水源。 就拿2022年长江干旱来说,三峡持续补水两个月,确保了沿岸1000多万亩农田灌溉和数千万人饮水安全,这背后的民生价值根本无法用单纯的金钱衡量。 这么算下来,发电4250亿、航运6880亿,再加上防洪减灾的隐性收益和水资源保障的民生价值,三峡的总收益早就远超2500亿的本金。 那些当初质疑“烧钱”的声音,现在看更像没算明白这笔综合账。这哪里是一座大坝,分明是集能源站、防洪堤、黄金水道于一体的超级资产,不仅早把本钱赚了回来,还在持续为国家发展“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