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江苏南京,一28岁小伙打完篮球后,突然感觉右侧肢体无力,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送往医院检查后发现是“中风”,手术结束一个月后,小伙又去打篮球,结果再次引发“中风”,这次还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网友:非得一棵树吊死? 南京篮球场边,28 岁的于先生(化名)刚投进最后一个球,突然双腿一软栽倒在地。 右边身子完全动不了,想喊救命,嘴巴却发不出清晰的声音,只能含糊地哼哼 ,这是他两个月内,第二次中风了! 谁能想到,这个平时下班打球、周末跑步的阳光小伙,会被 “中风” 这个 “老年病” 缠上,还彻底毁了原本健康的人生。 第一次中风的场景,至今还让他的朋友心有余悸。 两个月前,一场普通的篮球赛结束后,于先生突然感觉右胳膊右腿发沉发软,像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嘴角也控制不住地往一边歪。 朋友见状不对,没敢耽误,赶紧把他送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他的左侧椎动脉 V3 段形成了夹层动脉瘤,基底动脉已经完全堵死。 医生说,再晚几分钟,脑干可能坏死,人都可能没了。 紧急手术后,堵塞的血管被打通,于先生恢复得不错,几周后就能下床活动。 他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手术成功就没事了,压根没把医生 “别做剧烈运动” 的叮嘱放在心上。 出院才一个月,他就忍不住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篮球场。 那天的比赛打得格外激烈,快速转身、后仰跳投,他像以前一样拼尽全力,完全忘了自己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可他不知道,自己的血管还处在脆弱期,这些猛动作,正在悄悄酝酿一场更可怕的悲剧。 第二次中风后,于先生被再次送进医院。 检查结果比上次更糟 —— 脑干出现了新的梗死灶。 医生拼尽全力抢救,保住了他的命,却没能留住他的健康。 现在的他,右侧肢体完全瘫痪,言语能力严重受损,从一个活力四射的青年,变成了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 好好的小伙子,怎么会接连中风?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黄琳道出了真相,这个诱因,很多爱运动的人都在犯! “剧烈运动时,头颈突然快速旋转、后仰,椎动脉就像一根软管子被硬拧,内膜很容易撕裂。” 血液会钻进撕裂的缝隙里,慢慢形成一个 “小泡”,也就是夹层动脉瘤。 一旦这个 “小泡” 堵了血管,或者破裂,就会引发中风。 更吓人的是,这种血管损伤早期几乎没什么症状。 年轻人总觉得 “身体好,扛得住”,继续高强度运动,血压一升高,血流紊乱,悲剧就来了。 网友看完这事儿,都吓出一身冷汗: “我天天打篮球,后仰跳投是家常便饭,现在想想太危险了!” “原来中风不是老人的专利,年轻人真不能瞎逞强!” 医生也提醒,不管年纪大小,都要记住中风的信号:嘴歪、言语不清、肢体无力、视物模糊。 只要出现其中一个,都得立刻就医,千万别耽误。 尤其是曾经得过动脉夹层或脑梗的人,更要听医生的话,别做剧烈运动、重体力活,也别大幅度扭脖子。 于先生的悲剧,真的太让人惋惜了。 运动本来是为了健康,可一旦超出身体承受范围,用错了方式,就变成了伤害自己的利器。 年轻从来不是 “无敌资本”,健康也不是用来挥霍的。 不管是打球、跑步,还是其他运动,都得循序渐进,讲究科学。 别为了一时尽兴,让一辈子都活在遗憾里。 你平时运动喜欢做猛动作吗?有没有遇到过身体突然不适的情况?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