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快讯!快讯!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10月31日,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列米

快讯!快讯!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10月31日,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列米赫尔松30日表示,西方无法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排除在全球天然气供需平衡之外,强行这样做将导致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损害欧洲消费者利益。 这话听着挺硬气,仿佛俄罗斯LNG是全球能源市场的“刚需命脉”,但拿实际数据一对照,就有点站不住脚了。先看全球份额,2024年俄罗斯LNG出口量占全球的8.2%,排在美、澳、卡塔尔之后,连前三都没进。所谓“无法排除”,更像是对自身市场地位的高估,毕竟前三大出口国合计占了近60%的份额,真要填补俄的缺口并非没可能。 欧洲消费者的利益确实在受损,但原因恐怕不是“排除俄气”,而是早就为地缘博弈买了单。2024年欧盟从美国买的LNG占比高达45.3%,价格却比俄罗斯贵了一倍多,每立方米要花1.08欧元,而俄气才0.51欧元。这意味着欧洲家庭和企业的能源账单飙升,早就不是“可能发生”的风险,而是正在上演的现实,只不过掏的钱流向了美国,而非俄罗斯。 列米赫尔松说的“强行排除”也透着矛盾。欧盟嘴上喊着2027年彻底禁俄气,身体却很诚实,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气反而涨了18%,LNG进口量也创下1650万吨的新高。这种“禁运却不拒购”的状态,说明欧洲不是不想摆脱依赖,而是短期确实难,但这绝不等于“无法排除”。要知道2021年欧盟45%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现在已经降到19%,下降趋势很明显。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LNG自身也有“软肋”。它的北极气田依赖核动力破冰船保障运输,每年光维护费就超10亿美元,冬天还得靠欧盟的泽布吕赫、鹿特丹等港口中转,去年经欧盟转运的俄LNG就有270万吨。换句话说,俄罗斯想把LNG卖给亚洲,反而要借欧洲的港口“搭便车”,这种依赖关系下,谁更离不开谁还真不好说。 全球市场的缓冲能力也被低估了。2024年全球LNG接收站利用率才38.6%,一半以上的 capacity 都空着,说明储存和接收能力根本没饱和。而且LNG船运能力增长比液化产能快得多,2024年船租价格跌了56.5%,运输成本降了不少。这些都意味着市场有足够的弹性应对供应变化,所谓“价格大幅上涨”的预言,已经被2024年欧洲TTF气价同比下跌10%的现实打脸。 列米赫尔松的表态,说到底还是站在能源出口商的立场说话。诺瓦泰克作为俄罗斯LNG巨头,自然希望维持欧洲市场的存在感,但欧洲的转型脚步没停。2024年欧盟天然气需求降了18%,可再生能源占比已经冲到42%,德国甚至出现了全年468小时的负电价,说明新能源正在逐步补位。 俄罗斯也在忙着向东看,2024年对华LNG出口涨了35%,还跟卡塔尔搞合作抢亚洲市场。这恰恰说明,全球LNG市场是流动的,不是非俄不可。欧洲消费者的利益确实值得关注,但把锅全甩给“排除俄气”,未免太片面——毕竟主动抬价的是美国,而俄罗斯也在忙着给亚洲买家让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