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山海同心医路同行同安和泾源携手共进,绘就“闽宁一家亲”美好画卷

台海网11月6日讯(导报记者江小聪吴鹏波通讯员余雪燕文/图)闽宁协作,山海为证。近年来,同安区与宁夏泾源县心手相连,从医疗援建的救死扶伤,到教育帮扶的启智润心……共同谱写了携手共进的动人篇章。即日起,本报推出“山海情同民安”系列报道,讲述同安区一线奉献者扎根西部、发光发热的感人事迹,展现闽宁协作的累累硕果,共绘一幅波澜壮阔、情深意重的“山海画卷”。

11月的宁夏泾源县,清晨的寒霜凝结在窗台,邵真真裹紧外套走出宿舍。这位“90后”同安姑娘,已在泾源县人民医院支援3个月。作为同安区新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往宁夏的医生,她正将闽宁医疗协作的温暖篇章书写在西北大地。

接到援宁任务时,邵真真虽牵挂年迈多病的父母,但仍在家人支持下毅然前行。初到泾源,干燥气候、近2000米海拔与巨大温差给了她下马威,“现在最低温零度以下,10月就下了雪”。工作上,从社区全科医疗转向老年科,复杂病情让她倍感压力,“一天接诊十几次,患者病情变化快且重”。但她骨子里的钻研劲被激发,正如当地姚医生评价:“邵医生对学术问题特别深究,非要从不懂到掌握,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邵真真常向当地医生请教,抄写医嘱、背诵药方积累经验,快速适应岗位。

对待患者,邵真真的用心与爱心在细节中尽显。姚医生回忆:“查房后我们多专注病情沟通,她却会帮高龄老人系扣子、整理被子,家属不在时更是照顾周到。”这些微小举动,让患者感受到跨越山海的温暖。

生活中的不适,被当地同事的关怀一一化解。邵真真刚到医院时,甘医生主动借给她工作服,工作中耐心指导操作系统;马医生分享临床经验,姚医生传授积累技巧,“他们待我像家人,让我虽远隔几千公里,却倍感家庭温暖”。邵真真深知,这份情谊源于一代代闽宁人的接力:“前辈们搭建的协作桥梁,让我们如今能无缝衔接,这是山海情谊的代代相传。”姚医生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也对这份“闽宁一家亲”深有感触:“一方面,专家带来的技术指导给了我们莫大底气;另一方面,新鲜视角和理念也让我们深受启发。”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这份由无数像邵真真这样的医务工作者,用仁心与坚守共同织就的医者情怀,正从个体点滴汇聚成集体力量,推动着闽宁协作在医疗领域不断结出新的硕果。新一轮协作启动以来,同安区卫健局精准对接泾源县需求,通过选派骨干、技术帮扶、人才培育等多维度支援,全力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2024年,仅同安区2家卫生院就在泾源开展4场集中培训,培训当地医务工作者80余名。此外,厦门市第三医院牵头的“组团式”团队,通过手术示教、专科共建,为泾源培育出带不走的临床技术队伍;五显卫生院与泾河源镇卫生院、新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龙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建协议,更将协作从宏观部署落实为具体行动。

从技术帮扶到体系共建,从人才培育到资源共享,同安与泾源的医疗协作正迈向更深层次。这场山海协作,正让两地医务工作者携手共进,为泾源群众筑牢健康防线,绘就“闽宁一家亲”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