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发现,全网都是他俩的照片。我看了以后第一反应是:般配,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从照片的亲密程度看,两个人是真爱。尽管如此,他们违犯了道德,必须受到道德和舆论谴责。如果双方在未婚前遇见,我们祝福你们,现在都有家室,家室意味着责任、忠诚、担当、坚守。必须谴责你们这种荒诞不经!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人有社会属性,有道德约束,不能像其他动物,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对眼就上。 “般配”是生理和审美层面的直观感受,但“责任”才是成年人世界的底层逻辑。颜值和才华从来都不是突破道德底线的“通行证”,尤其是当两人都身处婚姻围城,身后牵着两个家庭的幸福时,所谓的“真爱”,不过是自私的借口,是对“责任”二字最无耻的背叛。 想想那些被蒙在鼓里的原配和孩子,他们做错了什么?要承受突如其来的背叛和全网的议论。一个家庭的崩塌,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牵动着双方父母的晚年幸福,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轨迹。去年就有数据显示,因父母婚外情导致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比十年前增长了近三成。这些看不见的伤害,远比当事人一时的“欢愉”沉重得多,他们凭什么要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更讽刺的是,两人都是高知分子,还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他们每天在医院里见证生老病死,本该比普通人更懂得生命的珍贵、家庭的意义,可偏偏在自己的生活里,活得如此“通透”,通透到可以无视道德约束,无视家庭责任。这种“双重标准”,才是最让人不齿的地方。你能想象,一个连对自己家人都无法忠诚的医生,会真心实意地为患者着想吗? “人有社会属性,有道德约束”,这句话戳中了核心。我们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我们会思考、会创造,更因为我们懂得克制欲望,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婚姻不是儿戏,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这份承诺里,藏着对伴侣的忠诚,对孩子的守护,对家庭的担当。一旦承诺被打破,再美好的“真爱”,也会变得肮脏不堪。 说到底,公众的谴责,从来不是对“爱情”的否定,而是对“背叛”的愤怒,对“责任”的坚守。如果真的是“天生一对”,为何不能在各自处理好婚姻关系后,光明正大地走到一起?非要用这种偷偷摸摸的方式,伤害无辜的人,毁掉自己的前程,这不是“真爱”,而是对爱情的亵渎。你觉得他们的行为,对各自的家庭造成的伤害能弥补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