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变局之下如何破局?第二届中国自贸战略论坛共探高水平开放新路径

11月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中国自贸战略研究院主办,解放日报·上观智库、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等单位协办,以“FTA-FTZ:中国经济向外塑造与向内改革的应力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自贸战略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全国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众多高校的近300余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立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围绕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背景下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进行深入探讨。

锚定“十五五”规划,打造自贸战略“上海样本”

在第二届中国自贸战略论坛开幕式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与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出席论坛并致辞。

孟钟捷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绘就了发展蓝图,“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战略部署,进博会开幕在即,共同彰显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他强调在未来要准确把握“向外开放”与“向内改革”的辩证关系,对外实施更加主动的自贸战略,对内则需以自贸试验区(港)为“压力测试区”,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寿子琪充分肯定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突出贡献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保持战略定力,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自贸区更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制度创新,发挥好自贸区的战略使命;三是做好协同联动,凝聚自贸区发展合力。

聚焦全球经贸秩序变革,破解制度型开放难点

在主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就当前全球经贸秩序的重大变革发表自身看法,对于处于“停摆”状态的多边谈判机制达成重要共识。

专家们认为,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最惠国待遇原则受到严重冲击,WTO争端解决机制陷入瘫痪。中国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应当推动自由贸易协定从“数量扩围”向“规则引领”升级,特别要注重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经贸合作。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专家们提出了深化制度创新、协同发展机制的具体路径。要重点突破数据跨境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绿色标准等边境后规则领域的改革难题,勇于开展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压力测试。

专家也进一步强调,要加强自贸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协定的协同机制,利用自贸试验区对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本土化试错与适应性改造,通过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向国际,将“中国经验”转化为“国际规则”,也可在国内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助力中国的对外开放实现从“接轨”到“铺轨”的重要转变。同时解决政策与企业实践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宏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条款和自贸试验区政策,进一步转化为企业更加看得懂、用得上的“工具箱”,最终提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优化供应链和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加快双向开放步伐,构建区域贸易“朋友圈”

在11月4日下午的两场平行分论坛中,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海关总署、南京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学者专家聚焦“国际经贸秩序重构”和“自贸区提升战略”两大话题进行探讨。

在平行分论坛一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教授回顾了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发展历程,并强调RCEP是中国迄今最重要的区域协定成果。他认为,未来中国应继续推进“开放的区域主义”,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议题式、局部领域的合作,推动制度型开放进程,构建合作紧密的“朋友圈”。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主任万中心提出,全球南方已成为我国稳外贸、稳份额的重要增长极。他认为未来应通过绿色产品、AI技术合作等方式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互利共赢,拓展国际循环新空间。南京大学韩剑教授同样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FTA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未来中国和东亚地区应推动从“硬联通”向“规则共通”的制度型合作转变,探索议题式、领域化的新型自贸合作模式。

关注监管模式突破与标准国际化,推动系统性集成创新

分论坛二则从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话题出发,为全球经贸治理提供重要思路。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教授结合大连铁矿石保税筛分、前海供应链管理模式等案例,阐释了“首创性”改革的内涵。他提出制度创新应聚焦监管模式突破与标准国际化,推动从小切口改革向系统性集成创新转变,深入破解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两张皮”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自贸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连星教授指出,当前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授权不够清晰、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梗阻、产业同质化竞争、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十五五”时期自贸区建设强化差异化探索、优化空间布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推动自贸区从“政策洼地”迈向“制度创新高地”。

本次论坛的举办恰逢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的重要时刻。在闭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自贸战略研究院院长高融昆进行总结发言,认为本次论坛深化了对国际变局与中国方位的认识,明晰了“向外塑造”的路径与重点,找准了“向内改革”的突破点和发力点。

论坛形成的共识与建议,有利于推进“向外塑造”与“向内改革”的良性互动,将为“十五五”时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栏目主编: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