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白起一生无败绩,韩信一人定乾坤,两者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要说白起和韩信谁更厉

白起一生无败绩,韩信一人定乾坤,两者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要说白起和韩信谁更厉害,我打心底里觉得韩信得排在前头。白起是猛将,可他的胜利多靠秦国的家大业大撑着。 韩信不一样,他是拿着一副烂牌硬生生打出了王炸,没有他,刘邦能不能打败项羽都两说,这本事可比单纯的胜仗含金量高多了。 先说说白起,这人确实能打,一辈子七十多场仗没输过,杀了一百多万人,得了个 "杀神" 的名号。最出名的伊阙之战,他带着秦军打韩魏联军,当时秦军人数还不到联军的一半。 他瞅准韩魏两军互相推托不愿先上的毛病,摆些假旗子稳住韩军,偷偷带精锐绕到魏军身后猛攻,把魏军打垮后再回头夹攻韩军,最后杀了 24 万人,还斩了魏军主将公孙喜。 后来打楚国,他一路打到郢都,烧了夷陵,把楚王逼得逃到陈地,凭着这些功劳封了武安君。 可白起的胜仗,背后全是秦国的硬实力。那时候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兵强马壮,粮食也足,本来就比六国能打。 他最狠的长平之战,虽然说杀了赵军四十五万,但这里头水分不小。赵国总人口也就一百七十多万,哪能拿出四十多万成年男人打仗? 后来考古挖出来的尸骨坑,也没见着活埋的痕迹,更像是杀了之后乱埋的。而且这场仗是赵国先换了赵括这个愣头青,秦军又偷偷换了白起,占了情报优势。 说白了,白起是拿着最强的兵,打了准备不足的对手,赢是赢了,可总觉得少了点以弱胜强的巧劲。最后他不愿再攻赵,被秦王赐死,说到底也只是秦国的一把刀,没了秦国的支撑,他未必能有这战绩。 再看韩信,这人才是真的神。他刚开始投奔刘邦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官都没有,还是萧何半夜追回来,刘邦才勉强拜他为大将军。 那时候刘邦啥家底?刚从项羽那儿受了气,被封在汉中这偏僻地方,兵少将寡,跟秦国比差远了。可韩信一上任就给刘邦定了大战略,先取关中,再谋天下,几步棋就把刘邦的局面打开了。 彭城之战更是能看出两人的差距。刘邦带着五十多万联军占了项羽的老窝,得意忘形被项羽三万精兵打垮,一路逃命,军队都散了架。 这时候是韩信站出来,把逃兵残将收拢起来,重新组织防线,才稳住了阵脚。换做白起,要是手里没了精锐秦军,未必能把一群散兵变成能打仗的队伍。 韩信的封神之战全是逆天操作。打魏国的时候,魏王把兵摆在黄河边死守,他就用木桶木盆当船,偷偷渡河绕到后方,直接把魏王活捉了。 灭了魏国打代国,刚打赢,刘邦就把他手里的精兵全调走对付项羽,只给留了些老弱残兵。 就这条件,他居然在当地招了些民兵,带着这群没怎么打过仗的人,打出了 "背水一战" 的经典战役,把赵国二十万精锐给打垮了。 想想看,白起打伊阙之战好歹是精锐对杂牌,韩信是用民兵打精锐,这指挥艺术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最绝的是潍水之战,项羽派大将龙且带着二十万兵来挡他,其中还有三万精锐的楼烦骑兵,而韩信手里就五万兵加五千骑兵。 龙且瞧不起韩信,觉得打赢他容易。韩信连夜让人用一万多个沙袋在上游把水堵住,第二天故意渡河挑衅,打了几下就假装逃跑。 龙且果然追过来,刚过一半河,韩信就下令挖开沙袋,大水一下子把楚军冲成两半。他趁机带着兵猛攻,把二十万楚军全灭了,龙且也被斩了。这一仗打完,项羽彻底没了机动兵力,只能跟刘邦谈和,楚汉的局势一下就逆转了。 后来的垓下之战,更是韩信一手定乾坤。他指挥大军把项羽团团围住,还用 "四面楚歌" 的计策瓦解楚军军心,最后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刘邦自己都说,论打仗他不如韩信,天下八分都是韩信打下来的。白起打了一辈子仗,只是帮秦国削弱了六国,可韩信是真真切切地改写了历史,没有他,西汉能不能建立都不好说。 两人的结局虽然都惨,白起被赐死,韩信被吕后杀了,但原因也不一样。白起是抗命不遵,得罪了秦王和范雎;韩信是功高震主,刘邦根本离不开他又怕控制不住他。 这从侧面也能看出,韩信的价值比白起更不可替代,白起没了,秦国还有王翦这些名将;韩信没了,刘邦想打项羽都没底气。 所以说,白起是个厉害的刽子手,靠着秦国的国力砍出了战绩;韩信才是真正的军事大师,凭着智慧和谋略,在绝境里硬生生拼出了一个王朝。论真本事,韩信可比白起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