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马来西亚还是屈服了,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加入针对中国的条款   这话刚随着东盟

马来西亚还是屈服了,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加入针对中国的条款   这话刚随着东盟峰会落幕传开,马来西亚政坛直接炸了锅,前总理马哈蒂尔拍着桌子怒斥,说安瓦尔政府把国家变成了“美国的附庸”,逼着他们立马辞职。   国会里反对党跟着起哄,民众在社交平台刷满抗议话题,一场“反协定风暴”愣是把东道主的风头全抢了。   究其根本,还是协议里藏的坑太扎眼。第五条第一款写得明明白白:要是美国对第三国搞进口限制,马来西亚得“采取同等效力的措施”。   这话说得绕,谁都知道“第三国”指的就是中国,等于硬生生把马来西亚绑上了美国遏制中国的战车。为啥明明有猫腻,马来西亚还得签?答案藏在两个月前美国抡起的关税大棒里。   今年8月,美国突然对马来西亚商品加征19%的“对等关税”,直接把马国对美贸易砸懵了:单月出口暴跌16.7%,进口砍半剩36.7%,两国贸易额一下缩水四分之一。   要知道美国占了马来西亚10.6%的贸易份额,半导体这种“吃饭产业”更是把美国当成第三大出口地,真要是按特朗普威胁的涨到25%,整个电子产业链都得停摆。   美国这时候抛来的“互惠协议”,哪儿是什么台阶,分明是挖好的坑。马来西亚为了让关税维持在19%,不仅要承诺未来十年给美国投700亿美元,还得花近1500亿买美国的半导体、航空航天设备。   至于所谓的“关税豁免”,清单看着老长,实际只有10亿美元的产品能享零关税,连GDP的零头都不到。   更憋屈的是,马来西亚明明有个更粗的靠山,中国。2024年中马贸易额突破2120亿美元,中国都连续16年是它最大贸易伙伴了。   中企建的东海岸铁路进度都超80%了,2027年通车后能把返乡时间砍半;连鲜食榴莲都靠着中国市场卖得火爆,更别说帮宝腾造的电动车成了当地爆款。可美国偏掐准了命门:半导体、棕榈油刚需美国市场,一加税就只能认怂。   马哈蒂尔拿柬埔寨的协议一对比,更显讽刺,人家明明白白写着“不得侵犯国家主权”,马来西亚的协议里连这句话都没有。安瓦尔政府嘴上说“能单方面终止协议”,可谁都知道,真敢撕毁,美国的高关税立马就来。   这步棋的隐患藏得比谁都深。中国市场的信任可不是说来就来,真跟着美国搞制裁,榴莲、棕榈油先遭殃不说,东海岸铁路这种实打实的合作说不定都得打折扣。   更别提美国的承诺从来没准头,之前就有先例,随便找个“执行不到位”的由头就能涨关税。   说到底,马来西亚这是被美国按在地上薅羊毛。表面稳住了美国市场,实则成了遏制中国的棋子,还把最大贸易伙伴得罪了。   要知道,被迫签的协议里从来没有真互惠,等美国下次狮子大开口,马来西亚怕是更难收场。小国在大国博弈里求生存不易,但靠妥协换不来真安全,这个道理,安瓦尔政府怕是早该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