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仅仅一天时间,全红婵两次登上热榜第一,全红婵14岁和18岁的对比照一放出来,谁看

仅仅一天时间,全红婵两次登上热榜第一,全红婵14岁和18岁的对比照一放出来,谁看了不感慨一句“时光太会雕刻人”!左边是东京奥运赛场上那个穿着红色泳衣的小不点,右边是十五运领奖台上眼神坚定的冠军选手,4年时间,不光模样长开了,连气场都从青涩懵懂熬成了沉稳霸气。 14岁的全红婵,是横空出世的“跳水哪吒”。那会儿她身高才1米43,站在跳台上看着还没护栏高,裹着略显宽松的比赛服,脸蛋圆圆的全是婴儿肥。东京奥运决赛那一幕至今让人记着:她低头攥紧拳头调整呼吸,起跳后在空中像小陀螺似的翻转,入水时水花“唰”地一下就没了,裁判齐刷刷给出满分,她自己却还一脸懵,赛后采访紧张得攥着话筒,说“没想过拿冠军,就想跳好给妈妈治病”。那时候的她,眼里有对跳水的纯粹,也藏着超越年龄的懂事,连哭都是悄悄抹眼泪,生怕被镜头拍到。 再看18岁的她,简直是“脱胎换骨”。身高窜到了1米6,足足长了17厘米,肩膀练出了紧实的肌肉线条,脸蛋褪去婴儿肥,五官变得立体精致,穿训练服站在跳台上,后背的肌肉轮廓透着力量感。十五运团体赛夺冠那天,她和搭档王伟莹站在领奖台上,举起奖牌时笑得灿烂,眼神里全是底气——不再是当年那个紧张的小丫头,而是能稳稳扛住团队大梁的核心选手。连网友都调侃:“以前是需要照顾的‘婵宝’,现在是能靠眼神镇场的‘全姐’”。 这变化背后,藏着跳水运动员最熬人的“成长暴击”。对别人来说,长高长壮是好事,对她却是“灭顶之灾”:身高体重变了,身体重心、翻腾速度全乱了,练了十几年的肌肉记忆几乎作废,最拿手的207C动作一度成了“噩梦”,训练时频频失误,水花大得像炸了锅,她背地里偷偷哭了好几回,转头还是擦干眼泪接着练。为了适应身体变化,她把最爱的辣条、糖果全戒了,每天练6个小时核心,凌晨两点的训练馆还能看见她翻跟头的身影,队友夹块红烧肉都得闻闻再放下,就怕热量超标影响动作。 现在的全红婵,早把“发育关”的坎踩成了垫脚石。18岁的她在赛场上,207C动作的水花控制精度能到1.5厘米,比硬币还小,队内测试分数比东京奥运夺冠时还稳。十五运团体赛压轴出场时,她一套动作跳完,看台上的广东老乡激动得直拍大腿,而她只是淡定地和搭档击掌,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赛后捡玩偶时还是会笑得像个孩子,但聊起训练和比赛,一句“这点苦不算啥,想拿冠军就得练”,满是超越年龄的成熟。 从14岁的“满分传奇”到18岁的“伤愈夺冠”,这对比照里藏的不只是颜值变化,更是一个天才选手的倔强成长。没人天生能扛过发育关,也没人能一直站在巅峰,全红婵用4年时间证明:所谓成长,就是把“熬不下去的时刻”,都变成“更强大的自己”。现在再看她的对比照,才懂那些奖牌背后,是无数个凌晨的训练、戒掉的零食和咬着牙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