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巴斯夫抛弃韩国,拥抱中国,韩国有点不淡定了!   11月3日,巴斯夫宣布,将把亚

巴斯夫抛弃韩国,拥抱中国,韩国有点不淡定了!   11月3日,巴斯夫宣布,将把亚洲聚四氢呋喃业务整合至中国漕泾基地,同时停止韩国蔚山化工厂的生产,并计划于 2026 年前完成关闭。   这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在猜:为啥这个化工巨头非要把韩国蔚山的工厂关了呢?说白了,核心就一个,中国市场这块肥肉,实在太香了,谁都忍不住要凑过来啃一口。   聚四氢呋喃这东西看着冷门,其实跟咱们天天穿的运动服、内衣息息相关,它是做氨纶的关键原料。   而现在全球近七成的聚四氢呋喃都产自中国,氨纶产能更是占了全球77%以上,光2024年国内产能就达到135万吨。   你想啊,生产基地直接建在消费中心,不仅能第一时间响应订单,还能省下大笔从韩国运到中国的海运成本,这笔账换谁都会算。   巴斯夫早就把宝押在中国了。到2024年底,它在大中华区砸的钱已经超130亿欧元,广东湛江在建的一体化基地花了超100亿欧元,是全球第三大的化工枢纽,2024年已经有热塑性聚氨酯装置投产,2025年底核心装置就要正式运营。   上海浦东有亚洲最大的研发中心,南京、重庆还有配套工厂,从研发到生产的"全家桶"早就配齐了,这种布局韩国根本比不了。   光有市场还不够,中国的生产基地还特别能“省钱办事”。就说要接手业务的漕泾基地,这里早就搭好了一体化生产架子,原料和能源像搭积木一样互相配合,浪费少成本低。   更狠的是,漕泾的树脂工厂早就用上了100%可再生电力,靠直接采购绿电和可再生能源证书,一年能少排近2万吨二氧化碳,环保成本也降了不少。最近还把汽车用树脂产能从8000吨飙到1.88万吨,规模越大越赚钱。   反观韩国蔚山的工厂,简直是拿短板跟中国的长板拼。厂子本身就老胳膊老腿了,升级改造得砸一大笔钱,韩国的电费、工人工资又居高不下,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根本没优势。   更尴尬的是,全球聚四氢呋喃市场早就不赚钱了,疫情后欧美服装库存堆成山,氨纶需求忽上忽下,产品利润跌得厉害。巴斯夫以前让蔚山和漕泾俩厂互相抢生意,现在利润薄了,这种内耗根本耗不起,砍低效产能是必然的。   这事儿其实戳破了全球制造业的新门道:以前企业爱搞多点布局防风险,现在才发现,低效率才是最大的坑。   韩国不淡定太正常了,工厂一关,工人丢饭碗,配套的供应商、物流公司也得跟着倒霉。但资本从来都是用脚投票的,哪里成本低、市场大、效率高,钱就往哪儿跑。   所以真不是巴斯夫绝情,是韩国的产业环境实在留不住巨头了。中国能接住这份生意,靠的既是占全球七成的市场体量,也是从绿电到产业链的硬实力,毕竟在赚钱这事儿上,企业永远会选最靠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