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日韩很想跟中国达成FTA,但又很害怕自己的时代被终结…” 10月30日,商务

“日韩很想跟中国达成FTA,但又很害怕自己的时代被终结…” 10月3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韩国庆州会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赤泽亮正,双方就中日经贸关系等交换意见,中方敦促日方尽快将中方有关实体移出出口管制最终用户清单。 香港《南华早报》11月4日报道指出,多年来,日本不断收紧对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而中国实体是主要目标之一。 只能说,日韩对与中国达成 FTA 的那点心思,说白了就是既想蹭着中国市场的红利喝汤,又怕汤太烫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活像个既想开门迎客又怕被偷家的掌柜,纠结得不行。 先看那点 “想” 的底气,全靠中国市场撑着 ——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是日韩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 年中韩贸易额就有 2600 亿美元,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依赖度更是超过 40%,算上香港迂回渠道能到 50%,简直是把自家经济命脉的一大截拴在了中国市场上。 日本也没好到哪去,2024 年 2 月光是半导体制造装置对华出口就暴涨 80.7%,要知道全球高端光刻胶市场里,日本企业占的份额比自家拉面店的密度还高,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要是没了中国市场,日本制造业的好日子早就到头了。 更实在的是关税那笔账,现在 RCEP 框架下,2025 年中国对日韩的零关税覆盖率才 29.2% 和 45.1%,远不如欧盟内部那种近乎全免的程度。 美国去年搞的 “对等关税” 计划更是给了他们一巴掌,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直接让其出口预估年损失 1060 亿美元,韩国零部件企业利润率也被压得少了 3-5 个百分点。 这时候谁都清楚,中日韩 FTA 要是成了,90% 的零关税目标能省多少钱,高盛都算过,关税政策稳了东北亚科技板块估值都能往上跳,这种诱惑谁能真扛得住。 但真要往前迈一步,他们那点 “怕” 就全写在脸上了,核心就是怕中国的产业升级砸了他们的 “金饭碗”,所谓 “时代终结” 的焦虑,说白了就是自家优势产业快顶不住了。 最典型的就是半导体领域,韩国曾经在存储芯片市场横着走,2018 年对华存储半导体出口份额还能有 45.7%,可到 2024 年就跌到 31.7%,究其原因就是中国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的产能上来了,以前韩国人躺着赚的钱,现在得站着抢了,连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院都承认,全球商品化半导体市场已经绕不开中国了。 日本也好不到哪去,一边 2023 年刚对 23 种高性能半导体设备搞出口管制,生怕技术流出去,一边又看着自家信越化学的光刻胶对华销售额偷偷下滑,因为中国的上海新阳、南大光电已经能造出部分替代产品,这种 “又想卖货又怕被超越” 的纠结,简直是把矛盾写在了脸上。 汽车行业的焦虑更明显,日本丰田以前靠混动车型在全球攒下的口碑,现在碰到中国比亚迪直接被按在地上比销量,2024 年比亚迪全球销量硬生生超过了丰田,要知道汽车可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以前提起日系车都是技术标杆,现在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和技术双重打击,日本车企高管私下都在感慨 “好日子要过去了”。 韩国现代也没幸免,中国新能源电池产能占全球 60% 以上,而电池恰恰是新能源车的核心,以前韩国靠电池技术卡别人脖子,现在反过来要担心中国企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这种角色互换的滋味,他们可太难受了。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矛盾操作,就像这次王文涛在庆州会见赤泽亮正,中方催着日方把中国实体移出出口管制清单,日方嘴上应着,心里却在打小算盘 —— 既要接着卖半导体材料赚中国的钱,又要跟着美国搞 “小院高墙”,怕技术被抄作业。 这种心态从谈判细节里就能看出来,日韩对着农产品市场开放抠抠搜搜,怕中国农产品冲了自家市场,可对着高端制造又怕中国企业借着 FTA 的便利抢他们的份额,典型的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再加上美国在背后扯后腿,一会儿拉着他们搞 “芯片四方联盟”,一会儿施压不让他们和中国走太近,日韩就成了夹心饼干,想抱中国市场的大腿,又怕美国给穿小鞋。 可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 14 亿人的市场不是美国能替代的,2024 年中国服务型消费占比都 46.1% 了,未来新增的 40 万亿元消费需求,谁放弃谁傻。 但又架不住自家优势产业节节败退,半导体、汽车这些曾经的王牌,现在都被中国企业追着打,这种 “既想要又不敢要” 的心态,让中日韩 FTA 谈了 13 年还在原地打转,说到底就是怕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自己那点引以为傲的时代,真就眼睁睁看着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