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被中国稀土卡脖子后,老美想用“铜”卡中国的脖子。这个想法的确不错,毕竟中国是真的

被中国稀土卡脖子后,老美想用“铜”卡中国的脖子。这个想法的确不错,毕竟中国是真的很缺“铜”,而且中国对“铜”的需求也非常大。但可惜中国早就看穿了老美的“阴谋”,早就提前做好布局了,所以老美“囤铜”这一招对我们来说已经没用了,老美即使把铜的价格给炒到天上去也毫无卵用。     2025年年初,特朗普政府搞了个行政令,拿“国家安全”当由头要查铜进口,后来干脆说要对半成品铜加50%的关税。     这消息一放出来,美国国内的企业直接慌了神,汽车厂、电子厂这些用铜大户都知道,关税一加成本就得飙升,赶紧提前抢货囤铜。     摩根士丹利估算,光2025年上半年,美国企业就多进了40万吨铜,差不多够一年的用量,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库存都创了纪录。     结果关税政策刚落地,又突然宣布精炼铜原料免税,铜价一天之内先涨13%再跌22%,把市场搅得一团乱。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针对中国的精准打击,更像是老美自己政策摇摆引发的企业自救,只不过这波操作顺带拉高了全球铜价,让中国短期进口成本受了点影响。     但这点影响真不算什么,因为中国早把应对的棋布好了,而且是多管齐下,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     2025年开年自然资源部就传来好消息,青藏高原那边一下子新增了2000多万吨铜资源,预测总潜力能到1.5亿吨,还形成了四个千万吨级的铜矿基地。     更厉害的是技术突破,以前那些品位太低没法用的矿石,现在能当成宝贝了。     就说西藏的巨龙铜矿,靠着新技术把入选矿石的品位门槛从0.4%降到了0.17%,相当于以前扔了的矿石现在都能炼出铜来,还能顺带回收钼、银这些副产品,铜的回收率能到85%以上。     家里的矿在挖,国外的资源也早早就布局了,而且不是简单地买矿石,是直接拿矿权、建基地,把供应链攥在自己手里。     这些年紫金矿业、五矿资源这些企业在海外跑得特别勤,在秘鲁、刚果(金)这些产铜大国控股或参股了15座大型铜矿,手里的权益储量已经突破1.2亿吨,每年能稳定产出80万吨阴极铜。     国家层面也给了大力支持,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专门设了20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就是帮企业在海外拿资源,目标是到2025年建5到8个海外资源基地。     更聪明的是,中国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以前主要从智利、秘鲁进口,现在慢慢把非洲、中亚的份额提了上来,刚果(金)、赞比亚这些地方的供应占比越来越高,就算某个国家出点幺蛾子,也影响不了全局。     而且中国跟这些资源国签的都是长期采购协议,不是靠现货市场赌行情,价格再怎么涨,基础供应是稳的。     除了挖新矿、买资源,中国还在“变废为宝”上做足了文章,再生铜现在已经成了重要的补充。     以前大家觉得废铜回收不起眼,现在政策全力扶持,不仅出台了再生铜原料的国家标准,还搞增值税即征即退,鼓励建大型回收基地。     2023年的时候,中国再生铜产量已经突破300万吨,占总产量的28%,按照规划,到2030年这个比例能提到35%。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回收,而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居民家里的旧电线、工厂的废铜渣,到进口的合格再生原料,都能通过技术处理炼出高品质的铜,而且能耗比原生铜低得多。     很多大型冶炼厂现在都专门建了处理二次资源的生产线,江铜、铜陵有色这些龙头企业,再生铜的用量一年比一年多,等于给原料供应上了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