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05年,宁夏姑娘耿兰俊,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的手术,当男性器官被植入身体后

2005年,宁夏姑娘耿兰俊,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的手术,当男性器官被植入身体后,他心中大喜,可接下来的生活却出乎意料。   2023 年北京某公益活动现场,耿子握着话筒,平静讲述自己从 “耿兰俊” 到 “耿子” 的转变。   台下坐着不少有类似经历的人,有人红着眼眶点头,他顿了顿说:“能真实活着,就不算辜负自己。”   没人看出,这个从容自信的创意总监,曾因国内首例 “女变男” 手术,在生活里撞得头破血流。   2010 年是耿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天他抱着简历,第三次走进北京这家广告公司,HR 看着他的性别变更证明,犹豫了很久。   他紧张得手心冒汗,突然想起香港老板说的 “能力比标签重要”,鼓起勇气递上过往设计的方案。   没想到,方案里的创意打动了部门主管,当场决定录用他 —— 这是他术后第一次被认可 “耿子” 的身份,而非 “变性人”。   入职那天,他特意买了新领带,对着镜子系了三遍,心里暗下决心:要靠实力撕掉别人贴的标签。   2007 年的冬天格外冷。耿子坐在出租屋里,手里攥着女友留下的纸条,上面写着 “我没办法接受你的过去”。   这是他术后交往的第三个女友,两人原本计划春节见家长,可坦白经历后,对方还是选择离开。   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没吃没喝,直到母亲打来电话,说 “家里炖了羊肉汤,等你回来喝”,才哭出了声。   也是那天,他第一次意识到,接纳自己容易,让别人接纳 “不一样的自己”,难上加难。   2005 年术后半年,耿子拿着新身份证,第一次以 “男性” 身份去银行办卡。柜员反复核对信息,眼神里的疑惑像针一样扎人。   他攥着身份证的手微微发抖,强装镇定解释 “做过性别变更手术”,周围人的目光让他只想赶紧逃离。   走出银行时,阳光刺眼,他却觉得浑身发冷 —— 原本以为手术成功就结束了,没想到 “做男人” 的每一步都要解释。   那天他在公园坐了一下午,看着来往的人,第一次问自己:“选择这条路,真的对吗?” 1998 年,18 岁的耿兰俊还在宁夏老家,偷偷把母亲买的胸衣剪碎,藏在垃圾桶最底层。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让她恐慌,每天用宽布条紧紧束住胸部,哪怕勒得呼吸不畅,也不愿让人看出女性特征。   有次哥哥发现她穿自己的夹克,笑着说 “你比我还像小子”,她却突然红了眼 —— 这话戳中了她藏在心底的渴望。   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偷偷打听 “有没有办法改变性别”,只是那时的信息太少,连 “变性手术” 都只是模糊的词。   2003 年,耿兰俊在报纸上看到 “变性手术” 的报道,激动得连夜收拾行李,瞒着父母去了厦门。   第一次见医生时,她紧张得说不出话,只是把多年攒的打工钱放在桌上,说 “我想做男人”。   医生看着她满是老茧的手(搬砖、端盘留下的),又看了看她写满 “渴望” 的眼神,最终同意制定手术方案。   手术前一晚,她给父母写了封信,说 “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但我想活成自己”,然后哭着把信塞进枕头下。   2023 年公益活动结束后,有个年轻女孩拦住耿子,小声说 “我也想做变性手术,可我怕”。   他蹲下来,看着女孩的眼睛说:“别怕后悔,就怕没勇气做自己。” 然后递给她一张名片,说 “有困难可以找我”。   看着女孩道谢离开的背影,耿子想起当年的自己 —— 如果那时有人能这样鼓励他,或许少些迷茫。   如今的他,不仅活成了想要的样子,还成了别人的 “光”,这是他当年做手术时,从未想过的结局。   现在的耿子,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客厅里摆着父母的照片,厨房的锅里偶尔会炖母亲教他做的羊肉汤。   工作之余,他会去公益组织做志愿者,帮有类似经历的人解答困惑,也会在朋友圈分享生活日常,像普通人一样吐槽加班。   有人问他 “后悔吗”,他总是笑着说:“后悔没早点接纳自己,但从不后悔选择做耿子。”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办公桌上,上面放着刚完成的创意方案,旁边是公益活动的邀请函 —— 这就是他想要的 “普通生活”,真实而温暖。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中国首例公开身份“女变男”易性者:做男人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