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人事任命,朱立伦尴尬了,洪秀柱罕见喊话郑丽文 郑丽文上任才三天就抛出了这第四波人事名单,说白了就是给全台22个县市的党部换“当家人”。您可别小看这些“当家人”,他们管着地方的选举动员、党员联系,还有资源分配,简直是国民党在基层的“腿”,腿顺了,中央的想法才能落到实处。 这波任命其实是接了朱立伦留下的一个“烫手山芋”。朱立伦卸任前,搞了个211人的集体辞职,把所有县市党部主委都带走了。表面看是说要“干净交接”,给新主席让人事权,实际上就是给郑丽文设了道坎——这些老主委在地方干了多年,自己掏腰包撑党部,人脉熟得很,突然全走了,基层差点没人干活。要是郑丽文接不住,要么基层瘫痪,要么她这主席位子坐不稳。 可郑丽文没犯难,第四波任命直接亮了底牌。22个县市里,6个关键地方换了新人,剩下16个留用旧人,不偏不倚正好稳住了局面。换人的都是桃园、台中、台北这些2026年县市长选举的“主战场”,比如台北让跟着洪秀柱多年的张斯纲接手,台中派了自己的亲信代理,这可不是随便挑的,每一步都藏着算计。 朱立伦尴尬就尴尬在这儿,本想给新人挖坑,结果人家不仅填上了,还借着机会把基层权力重新捋了一遍。之前朱立伦在任时,党内老派系盘根错节,中央说东,地方可能往西,现在郑丽文借着这次任命,把自己信任的人放到关键岗位,等于把“指挥权”攥在了手里。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的老派系,一看这架势,也只能先按捺住心思。 更值得琢磨的是洪秀柱的罕见喊话。就在任命公布没多久,这位前主席就站出来说,两岸关系不复杂,长远得朝着统一的方向走,还提醒郑丽文要“宠辱不惊”。这可不是随便说的场面话,您看这次任命里,好几个新主委都是洪秀柱身边的核心人马。比如高雄的李思川,早年就在洪秀柱的基金会干活,专门推两岸青年交流;台北的张斯纲,当年帮洪秀柱制定竞选策略,对“两岸同属一中”的理念门儿清。 这就清楚了,郑丽文重用“柱系”的人,和洪秀柱的喊话其实是“一个暗号”。两人都认一个理儿:国民党得把两岸政策的根基立稳,不能搞含糊其辞的一套。洪秀柱喊话是给郑丽文撑腰,也是定方向——现在民进党老拿“两岸议题”攻击国民党,咱们得自己先把立场摆正,才能拉到那些盼着和平的选票。 当然郑丽文也没一竿子打翻一船人,16个县市留用旧主委,就是怕动得太狠伤了基层元气。这些老主委在地方攒了多年人脉,突然全换掉,选举时没人动员可不行。这种“换关键岗、稳基本盘”的办法,既体现了革新的决心,又没引发大动荡,连党内的老油条都挑不出大毛病。 有人说这波人事调整是“换血”,不如说是“换魂”。以前国民党总被骂“中央喊得欢,地方不动弹”,就是因为地方主委都跟着自己的派系走,不听主席的。现在郑丽文把关键地方的“当家人”换成理念一致的人,以后推行两岸交流、整合选举资源,就能少些阻力。比如台中原本是地方强势人物卢秀燕的“地盘”,这次换了新人,就是要打破“地方诸侯”各自为政的局面。 这事儿往大了说,还关系到2028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现在把地方党务理顺了,2026年县市长选举能赢,2028年才有底气。而且重用主张两岸交流的人,也是在给大陆递信号——国民党还是想好好谈和平的,这和民进党搞的“对抗”路子完全不一样,国台办后来也表态说愿意合作,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这第四波人事任命表面是换几个人,实际是郑丽文的“三把火”:一把烧给朱立伦,证明自己接得住担子;一把烧给党内派系,立起主席的权威;还有一把烧给两岸,亮明国民党的路线。 洪秀柱的喊话正好帮她把这把火扇得更稳,让大家都明白,国民党要想翻身,既得把基层攥紧,更得把两岸政策的根扎牢。这步棋走得巧,也走得险,接下来就看这些新主委能不能在地方打开局面,赢下明年的选举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