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淮安筑牢监管防线 化解农民工烦“薪”事

今年以来,淮安市深入贯彻治理欠薪决策部署,细化举措、健全机制,扎实推进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安“薪”不忧“酬”。

事前积极介入,推动欠薪源头治理。淮安市住建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编制出台《淮安市住建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的同时,用好数字化手段,对农民工实名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指导手册》不仅明确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等各方责任,而且提供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管理三方协议、农民工简易劳动合同和各方承诺书等文本模板,在项目开工前即由当地主管部门上门服务,为项目参建方做好交底工作。优化后农民工实名制系统兼具多方位预警与反馈追踪功能,地方主管部门可根据相关预警,将预警信息实时发送至相应责任主体。推行电子合同,同步研发人脸、证照、合同、承诺书采集一体机,无合同记录者无法进入场地施工考勤,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事中加强监管,严防问题积小成大。淮安市住建领域在各县区成立清欠专班,明确农民工清欠工作分管领导,且各县区至少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设立热线,实行“首问负责制”,24小时接受欠薪投诉,避免群众重复投诉、越级举报等问题。此外,淮安市借助农民工实名制系统,密切关注全市项目开户占比(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开户记录项目数/在建项目总数)、平均每个项目工人考勤人数(当月考勤人数/在建项目数)和人工费用拨付记录项目占比(有人工费用拨付记录的项目/在建项目总数)等指标情况,由专人负责全市建设项目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指标异常立即通报处理,即办即清。

事后协同惩戒,提高欠薪违法成本。恶意欠薪,不仅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触犯了法律法规。淮安市对恶意欠薪坚持“零容忍”态度,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多渠道查处并惩戒。住建、人社等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检查,对欠薪案件联动执法;在淮安市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一体化平台设置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曝光台及白名单模块,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向公众曝光,对四项制度落实到位的项目或单位列入白名单,评优评奖优先推荐;将恶意欠薪行为纳入企业信用监管,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形成有效震慑。

农民工用智慧和汗水为城市的繁荣发展默默奉献,切实保障这一庞大群体的劳动报酬权益,关乎千万家庭冷暖。淮安市将持续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惩戒”全链条管理体系,实施动态分类监管,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工干得安心有盼头。胡宏刘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