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吴石将军牺牲后,他手下王正均和林志森第一反应不是逃命,而是赶紧把密码本撕碎泡烂冲

吴石将军牺牲后,他手下王正均和林志森第一反应不是逃命,而是赶紧把密码本撕碎泡烂冲下水道,防止情报泄露。 ​​1950年3月的台湾台北。彼时,吴石将军作为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军内部的最高级别特工,代号“密使一号”,因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与陈宝仓、聂曦、朱枫等同志一同被捕。 那会儿王正均正趴在桌上整理吴石交代的文件,林志森刚从外面打探消息回来,推门就喊“不好了,街上都是抓人的特务,说吴将军……”话没说完,两人就听见楼下传来皮鞋踩楼梯的声响,特务的吆喝声顺着门缝钻进来。 王正均手一紧,攥住了抽屉里那本蓝色封皮的密码本——这是吴石前晚亲手交给他们的,里面记着全台潜伏同志的联络暗号和接头地点,连大陆派来的交通员信息都在里面。 两人没工夫慌,林志森一把拉上窗帘,王正均已经把密码本掏了出来,手指在封皮上顿了半秒,猛地撕了起来。 纸页太韧,他用牙咬着扯,碎片撒了一地。林志森跑到厨房,把自来水龙头拧到最大,铁盆里接满水,王正均抱着碎纸冲过去,一股脑全倒进去,再倒上洗碗用的肥皂水,两只手使劲揉搓。 纸页遇水变软,慢慢化成纸浆,泡沫裹着细小的纸渣漂在水面上,王正均盯着盆里,连指甲缝里嵌进纸纤维都没察觉——他知道,这东西要是被搜走,台北的十几个据点会全毁,连远在厦门的接头人都得暴露,吴将军这些年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他们俩跟着吴石,都不是一时冲动。王正均是南京人,1947年在国民党陆军大学当助教时,亲眼看见特务闯进学校抓进步学生,吴石当时冒着风险把学生藏在自己的办公室,还跟他说“军人的本分是保家卫国,不是帮着独裁者抓人”。 从那以后,他就跟着吴石,帮着传递军事情报,连老家的妻子都没敢说自己在做什么,只说“在台北出差”。 林志森更年轻,19岁从通讯学校毕业,分配到台北警备司令部译电室,因为看不惯特务随便拆私人电报,被吴石注意到,后来才知道吴石的真实身份,他没犹豫就答应加入,还跟吴石保证“只要能让国家统一,我这条命不算啥”。 楼下的砸门声越来越响,“开门!再不开就撞了!”特务的吼声震得窗户玻璃嗡嗡响。林志森端起铁盆,把纸浆往水池里倒,自来水冲得哗哗响,纸渣顺着下水道流走,他反复冲了三遍,直到水池里连一点白色痕迹都没有,才跟王正均对视一眼。 王正均摸出藏在书架后的手枪,检查了一下子弹,对林志森说“你从后窗跳,去联络点找老郑,我在前面拖着”。林志森摇头,伸手抓过墙角的木棍“要走一起走,我年轻,能跟他们拼几下”。 没等他们再争,门板“哐当”一声被撞开,几个穿黑制服的特务举着枪冲进来,枪口对着他们。王正均把枪藏到身后,故意往书桌那边退,挡住特务的视线——抽屉里还留着几张没来得及处理的文件,他得想办法盖住。 林志森趁特务注意力在王正均身上,悄悄把地上残留的碎纸渣往鞋底蹭,直到碎纸全粘在鞋底的泥里,才停下动作。 被押着出门时,王正均回头看了一眼厨房,水池里干干净净的,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他想起吴石被捕前一天,还跟他们说“要是我出事,别管我,先保情报,情报比命金贵”。当时他没太懂,现在才明白,吴将军说的“命”,不是自己的,是所有潜伏同志的命,是国家统一的希望。 后来,王正均和林志森被关在台北监狱,特务审了他们三个月,鞭子抽、辣椒水灌,怎么都没问出一点情报。 1950年6月,吴石将军他们被处决的消息传进监狱,王正均隔着铁窗,朝着大陆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轻声说“将军,我们没让你失望”。 再后来,林志森在一次监狱暴动中牺牲,王正均则趁着混乱逃了出来,隐姓埋名在台北郊区,直到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他才终于回到南京,第一件事就是去吴石将军的衣冠冢前,把当年处理密码本的事说了一遍——他知道,吴将军肯定想听。 吴石将军和王正均、林志森这样的人,藏在敌人的心脏里,没穿军装,却比谁都懂“忠诚”两个字的重量。 他们不逃命先护情报,不是不怕死,是因为心里装着比命更重要的事——那是国家统一的盼头,是所有受苦人能过上好日子的希望。这种藏在暗处的坚守,比战场上的冲锋更需要勇气,也更让人难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