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报告:预期房价上涨的人数已不足10%!但这不是坏消息,而是买房卖房的新信号 刷

报告:预期房价上涨的人数已不足10%!但这不是坏消息,而是买房卖房的新信号 刷到央行那份储户问卷报告时,我立刻转给了正在纠结买房的闺蜜:预期房价上涨的人数居然跌到9.1%,创下2019年以来的最低值。评论区里一片唏嘘,有人说“还好没跟风上车”,有人愁“手里的房子卖不掉了”。但真别被这组数据吓住——这不是楼市的“末日”,反而藏着普通人最该抓住的新机会。 先说说为啥大家对房价上涨没了执念。这几年太多人吃够了“追涨”的亏:有人在2021年市场高点接盘,如今房价跌了还得还高额房贷;有人听信“闭眼买都赚”,在三四线城市囤了房,现在想卖只能割肉。更关键的是,住房供需早变了——城镇化到了66%,多数家庭不缺住的地方,大家更在意“住得好不好”而不是“涨不涨”。这种预期转变,其实是市场终于回归理性的表现。 但“不涨”不代表“没机会”,中央早给楼市划好了新方向。十月四中全会直接把房地产纳入“保障民生”框架,说白了就是“不让涨疯,更不让跌崩”。刚需族的利好肉眼可见:首套房贷利率降了0.85个百分点,月供压力直接减轻;“卖旧买新”能省15%-20%的税费,换房成本低了一大截。最让人安心的是“保交楼”,6万亿贷款砸下去,1500万套房子有了交付保障,再也不用怕钱房两空。 卖房的也别慌,政策早打通了“出路”。浙江搞“房票安置”,城中村居民拿着房票买二手房,直接带火周边交易;有些城市把二手房改成保障房,业主能靠长期租赁稳拿收益,不用急着降价抛售。不过得看清:长三角、珠三角这些人口流入的大城市,品质次新房还挺好卖;但人口流失的小城,房子确实难出手,及时调整策略才明智。 那些喊着“房价还要跌20%”的说法,其实忽略了“分化”的真相。未来楼市不是“普涨普跌”,而是“好房子抗跌,好城市保值”。120平以上的改善户型占比已超60%,绿化好、带智慧设施的房子跌幅比普通房低4.2个百分点,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核心。 说到底,9.1%的上涨预期,是给投机者的“退烧药”,却是给刚需族的“定心丸”。楼市告别了“闭眼赚”,但也迎来了“安心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