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谁能想到,那个印着盾牌标的“豪华车顶流”,如今要靠“凑整”来报利润了。 保时捷刚

谁能想到,那个印着盾牌标的“豪华车顶流”,如今要靠“凑整”来报利润了。 保时捷刚交出的三季报堪称“史诗级翻车现场”:前三季度销售利润从去年的40.35亿欧元直接缩水到4000万欧元,暴跌99%的幅度堪比坐了趟失控的过山车。更扎心的是营业利润率,从14.1%跌到0.2%,相当于去年卖辆车能赚的钱,今年得卖70辆才够本。 曾经的“吸金王者”怎么突然“手头紧”了?这波操作把人看蒙了。 在中国市场,保时捷算是栽了个大跟头。作为曾经的最大单一市场,今年前三季度销量直接暴跌26%,全球份额从30%砍到15%,连纯电旗舰Taycan都没能幸免,销量下滑10%。毕竟现在中国消费者选高端电动车,眼光早就不止盯着“品牌光环”,本土车企的智能配置和电池技术,早把保时捷逼到了墙角。 那边刚丢了中国市场,美国又给了一记“关税重拳”。27.5%的进口关税砸下来,Macan等车型在美国售价涨了15%,销量应声跌了28%,前三季度关税就多花了3亿欧元,全年预计要亏7亿欧元。这波“赔本赚吆喝”,估计财务报表都要写满无奈。 更尴尬的是战略“急转弯”带来的连锁反应。前阵子突然宣布推迟纯电车型,718纯电版直接延后到2035年,还砍了自研电池的计划,光是重组就得花224亿元人民币。一边是燃油车卖不动,一边是纯电跟不上,卡在中间的保时捷活成了“进退两难”的典型。 为了自救,保时捷也是拼了:一边计划裁员1900人,先砍2000个临时岗位“节流”;一边打算给美国市场涨价“开源”,颇有几分“拆东墙补西墙”的仓促。在中国倒是放低了姿态,又是建研发中心搞车机,又是推中国定制车型,说是要赢回年轻用户“马拉松”,但能不能追得上,还得打个问号。 不过话说回来,能在这么多打击下还保住0.2%的利润率,保时捷也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是曾经靠“驾驶乐趣”封神的品牌,如今要靠裁员和涨价续命,这波操作真能让它找回昔日风光吗?恐怕得先想明白:在油电转型的岔路口,光靠“情怀”可填不上利润的大坑。【来自懂车帝车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