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叔叔,这个金项链能卖多少钱?" 四川雅安天全县的金店里,一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

"叔叔,这个金项链能卖多少钱?" 四川雅安天全县的金店里,一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从书包里掏出好几件黄金首饰。 金店老板张明接过来一看:一条项链、几个戒指、一对耳环,沉甸甸的,一称,72克。 按今天的金价,这些黄金值6万多。 可张明看了一眼项链上的钢印:2008年生产。 再看看眼前这个孩子:顶多10岁出头。 他立刻明白了:这是偷家里的。 张明没有拒绝,反而说: "可以收。10块钱一克。" 男孩没多想,点了点头。 张明数了720元现金,递给孩子。 孩子拿着钱走了。 而张明,立刻拿起手机,报了警。 如果他说"不收",会发生什么?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拒绝?为什么还要给钱? 张明事后接受采访时说: "我担心我不收,他会去找别的店。万一遇到黑心老板,按市价收了,这家人就真的损失惨重了。" "更怕的是,他找不到正规店,去了那种不问来路的小作坊,到时候黄金找不回来,孩子还可能被骗、被威胁。" 我算了一笔账,如果张明说"不收": 情况1:孩子去了另一家正规金店 对方可能报警 → 好结局 对方直接拒绝 → 孩子继续找下一家 情况2:孩子去了不正规的回收点 黑心老板按市价900元/克收走 → 家里损失6.5万 黑心老板压价500元/克收走 → 家里损失3.6万 黑心老板发现是孩子,起了歹心 → 孩子可能遭遇危险 情况3:孩子找不到买家,直接扔了或藏起来 家里找不到黄金,报警也没用 家庭关系撕裂,父母怀疑是谁偷的 而张明的做法: 给720元,让孩子觉得"卖掉了"(不会再找别家) 立刻报警+发社区群,2小时内找到家长 黄金全部归还,家里一分钱没损失 他用720元,买下了这个孩子的"犯错空间"。 为什么是10元一克? 有人说:为什么不直接给0元,说"这是偷的,我不收"? 张明说: "如果我一分钱不给,孩子会怎么想?他会觉得'金子是假的'或者'这个叔叔在骗我'。" "他可能不会放弃,转头就去下一家。" "但如果我给了钱,他会觉得'卖成了',就不会再去别的地方。" 10元一克,不是随便定的: 不能太高:如果按市价900元/克收,孩子拿到6.5万现金,会觉得"偷金子能发财",下次还敢偷。 不能太低:如果只给1元/克,孩子会觉得"太亏了",可能不卖,转头去别家。 10元刚刚好:孩子觉得"卖成了",但又不会觉得"赚大了"。 这不是生意,这是算计人性。 我算了一笔更大的账:如果这72克黄金丢了 假设张明没有这样处理,黄金被黑心老板收走了,这个家庭会面临什么? 经济损失: 72克黄金,按今天金价940元/克 = 6.77万元 这可能是一个普通家庭几年的积蓄 家庭撕裂: 父母发现黄金丢了,第一反应:是不是保姆偷的?是不是亲戚拿的? 互相怀疑,家庭关系彻底破裂 等查监控、报警、调查,折腾几个月,黄金早就不知去向 孩子的未来: 如果这次"偷金子"成功了,孩子会怎么想? "原来偷东西可以换钱,而且没人发现。" 下一次,他可能偷更多,走上歧路 张明用720元,避免了这一切。 最扎心的细节:项链是2008年的 很多人没注意到这个细节:项链的钢印显示,它生产于2008年。 这意味着什么? 这可能是孩子出生时,家里长辈买来送的"满月金"或"周岁金"。 在中国很多家庭,黄金不只是财产,更是: 长辈对孩子的祝福 家庭传承的信物 纪念意义远大于金钱价值 如果这条项链被卖掉、熔掉,找不回来了,损失的不只是6万多块钱,还有十几年的回忆和情感。 张明把这些黄金完整地还给家长时,孩子妈妈当场哭了。 她说: "如果不是你,这些东西我这辈子都找不回来了。" 为什么孩子要偷金子卖? 很多人好奇:孩子为什么要偷家里的黄金去卖? 张明说,孩子拿到720元后,转身就去了隔壁的玩具店。 原来,他想买一个游戏机。 家里不给买,他就想着"把金子卖了,自己买"。 10岁的孩子,不懂72克黄金值多少钱,只知道"金子可以换钱"。 他不知道: 这72克黄金,是家里几年的积蓄 这些首饰,可能是奶奶留给他的传家宝 这次"偷窃",可能会让全家人撕破脸 他只想要那个游戏机。 而张明,用720元,给了他一次"犯错不毁一生"的机会。 写在最后 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有人夸张明"善良",有人说他"聪明"。 但我觉得,他做的事,比善良和聪明更重要: 他守住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底线,也守住了一个孩子的未来。 如果他直接拒绝,孩子可能去更危险的地方。 如果他按市价收走,孩子会觉得"偷金子真赚钱"。 只有用720元"买下"黄金,再立刻找家长,才能让这件事回到可控范围内。 后来,孩子父母专程登门致谢,还给张明送了锦旗。 张明说: "我不图什么回报,我只是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能明白:有些东西,再想要,也不能偷。" — 如果你是金店老板,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父母,你会怎么教育他? 你觉得10元一克,是聪明还是冒险? 评论区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