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每天大便三四次,胃镜没查出问题,做了内镜超声确诊癌王 你敢信?天天跑厕所排便,胃

每天大便三四次,胃镜没查出问题,做了内镜超声确诊癌王 你敢信?天天跑厕所排便,胃镜查遍了胃肠都说是小毛病,最后靠内镜超声揪出了 “癌王” 胰腺癌! 这可不是江湖传闻,而是 2022 年《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报道的真实病例 —— 浙江一位 56 岁的大叔,半年来每天大便三四次,稀稀拉拉不成形,反酸嗳气跟家常便饭似的。 跑了三家医院做胃镜,结果都是 “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了胃药也不见好。 谁能想到,这看似普通的肠胃不适,竟是胰腺癌的 “伪装”? 直到做了内镜超声,才发现胰腺头部藏着个 2.3 厘米的肿瘤,已经侵犯了周围血管。 这事儿听着玄乎,实则暗藏玄机。 咱们普通人总觉得 “胃痛查胃、肠不舒服查肠”,却不知胰腺这颗 “深藏不露” 的脏器,一旦闹毛病,最会 “声东击西”。 中医讲 “脏腑相连,经络相通”,胰腺属 “脾” 的范畴,主运化水谷,当胰腺出了问题,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就会出现便溏、腹胀这些看似脾胃失调的症状。 可现代医学发现,胰腺癌早期症状极不典型,约 60% 的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容易被当成肠胃炎、胃病糊弄过去。 为啥胃镜查不出来? 这就得说说胰腺的 “藏身之处” 了。 它躲在胃的后方、脊柱前方,位置极深,胃镜只能探到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壁,根本碰不到胰腺。 而内镜超声不一样,它能穿透消化道壁,像 “透视眼” 似的看清胰腺的细微病变,这也是目前诊断早期胰腺癌最靠谱的手段之一。 数据显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不足 20%,正因如此,它才有了 “癌王” 的恶名 —— 晚期 5 年生存率不足 10%,比肺癌、胃癌都凶险。 别以为这病离咱们很远。 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40 岁以上人群尤其要警惕。 中医常说 “有诸内必形于外”,除了排便异常,这些信号也可能是胰腺在 “求救”: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半年掉 10 斤以上还没刻意减肥; 上腹部出现持续性隐痛,弯腰或蜷腿时能稍微缓解; 皮肤、眼白突然发黄,小便颜色像浓茶,大便却发白。 这些症状单独看都不起眼,凑在一起就该敲响警钟了。 有人会问,胰腺这么娇贵,咋才能护好它? 中医讲究 “治未病”,养护胰腺关键在 “养” 不在 “治”。 首先得管住嘴,少吃肥甘厚味、油炸烧烤这些 “膏粱厚味”,它们会加重胰腺的消化负担,中医说 “脾喜燥恶湿”,清淡饮食才能让运化功能顺畅。 其次要少熬夜、别憋尿,熬夜伤阴、憋尿伤气,都会打乱脏腑平衡。 现代医学也证实,吸烟、酗酒、糖尿病、慢性胰腺炎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这些坏习惯可得趁早戒掉。 还要提醒一句,体检别只盯着胃镜、肠镜,尤其是有家族病史、长期应酬喝酒的人,不妨加做一次内镜超声或腹部增强 CT,给胰腺也做个 “体检”。 毕竟胰腺癌这东西,早发现一天,就多一分生机。 说到底,身体的小信号从来都不是 “小题大做”。 大便异常也好,莫名消瘦也罢,都是脏腑在给咱们 “递消息”。 别等小毛病拖成大麻烦,才追悔莫及。 养护胰腺,从关注身体的每一个细节开始,这才是最实在的养生之道。

评论列表

赠光和日月
赠光和日月 4
2025-11-04 00:23
内镜超声揪出了“癌王”胰腺癌有什么用?!
叶长盛
叶长盛 2
2025-11-03 23:44
没做B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