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大首长都爱用六星上将洪学智?因为他有一个过人之处,许多将领比不了。[给你小

为什么大首长都爱用六星上将洪学智?因为他有一个过人之处,许多将领比不了。[给你小心心] 在人民解放军的辉煌历史中,洪学智将军的经历格外特殊。 1929年,十六岁的洪学智参加了商南起义,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在红军时期,他作战勇猛,十九岁就担任重机枪连连长,每逢恶战,他总是扛着机枪冲在最前面,战友们都称他“不怕死的好连长”。 但洪学智并非只是一员猛将,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时,他展现出了出色的群众工作能力,他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有个洪主任”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1940年11月,洪学智奉命率领抗大总校华中干部大队奔赴苏北,这支二百七十多人的队伍,要穿越敌人重重封锁线,行程数千里。 经过五个月艰苦跋涉,当他们抵达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时,竟无一人掉队,这个成绩连刘少奇、陈毅都连连称赞,称之为“奇迹”。 抗美援朝时期,洪学智的后勤保障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当时美军对志愿军运输线进行猛烈轰炸。 洪学智临危受命,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员,他创建了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体系。 在他的指挥下,后勤官兵顶住压力,运用多种战术,硬是在敌机轰炸下建立起一条可靠的运输线。 和平时期,洪学智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1957年他首次担任此职,1980年再次出任时,面对军费紧张的局面。 他提出“两少两好”的号召:“钱少要把事情办好,人少要把工作做好”,他倡导的“斤半加四两”伙食标准,在全军将士中无人不晓,切实改善了部队生活。 洪学智手握重权,却一生清正廉洁,他的生活极其俭朴,一床毛巾被用了三代人,两双皮鞋穿了三十年,一只柳条箱用了十七年。 他对家人和工作人员定下“八条铁令”:不该办的事一定不能办;不许用公家钱请客;部队送的礼一律不收;下部队吃饭必须交钱;严格执行“四菜一汤”;就餐摆酒一律不喝;不许剩饭;出差不许子女搭车。 有一次下部队返回时,他发现车上多了一布袋花生,得知是基层官兵送的一点心意后,他坚决要求退回,并以此教育大家必须严守规矩。 这种严格自律,为他赢得了“党和人民的红管家”的美誉。 洪学智还以坚持真理、敢于直言著称,在抗美援朝时期,他就曾向彭德怀元帅提出不同意见,并巧妙说服脾气火爆的彭总注意防空,避免了损失。 1959年庐山会议后,即使在巨大压力下,他仍坚持实事求是,因此遭受不公正待遇,被下放地方工作十七年,但他始终无怨无悔,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原则和担当。 更难得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始终心系百姓,他常说:“我们国家谁最好?人民最好,老百姓最好,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老百姓。” 1979年前后,得知家乡金寨县很多群众生活困难,他经请示后,将部队退役的旧军装和总后干部捐献的棉被等共二十四万多件衣物送往金寨。 面对一些人的不解,他动情地说,金寨走出了十多万红军,绝大多数都牺牲了,像他这样的幸存者千里挑一。 2006年11月20日,洪学智将军与世长辞,他近八十年的革命生涯,是一部充满忠诚与奉献的传奇。 洪学智将军的故事确实让人敬佩,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网友们纷纷称赞。 “看了洪学智将军的故事,真正明白了什么叫‘不忘初心’,他两次授上将,却一生简朴,一条毛巾被盖三代,两双皮鞋穿三十年。” “这才是真正的‘六星上将’,不仅是因为两次授衔,更是因为他‘军政双优、战勤全能’的硬实力。” “作为金寨人,从小就听老人讲洪将军的故事,他位高权重却始终惦记着老区百姓。” “从洪将军身上能看到一个优秀人才的全面素质,这种有能力、有担当、有情商的下属,哪个领导不喜欢。” “那‘八条铁令’今天看来更是震撼,他的家风也令人敬佩,子女个个成才。” “最难得的是他坚持真理的骨气,自己受牵连也无怨无悔,这种‘实事求是’的担当,在什么时候都最宝贵。” 您认为哪一种在当今社会最为可贵、最值得学习和弘扬?是他在逆境中坚持真理的铮铮铁骨,还是他身居高位却一生清贫的廉洁本色,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信息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