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和欧盟同时宣布! 又一个大国和欧盟达成协议!第十八届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

中国和欧盟同时宣布! 又一个大国和欧盟达成协议!第十八届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将在2025年11月成都举办!   欧洽会可不是新面孔,它1988年就“出生”了,是欧盟委员会专门给成员国企业搭的“国际交友平台”,2002年第一次来中国,2006年就“扎根”成都,一待就是快二十年。   这二十年,它从最初的“牵线搭桥找生意伙伴”,变成了现在投资、科技、创新全包的“合作大超市”。   数据最有说服力:二十多年里,超过1.2万家欧洲和中国企业来参会,2.9万场次面对面谈合作,签了3200多项协议,这哪是展会?分明是中欧合作的“最强红娘”!   今年欧洽会以“互信互通·共享共赢”为主题,活动丰富多元、安排紧凑,既有开幕式、大会议,又涵盖5个行业主题交流等,还有企业“一对一”配对、政企交流及园区考察等环节。   从政府官员到企业老板,从学者到投资人,中欧合作的“全链条”都凑齐了,更厉害的是,20多个欧洲国家的600多个政商学界代表要来,这不仅是中欧企业的“年度聚会”,更是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唠嗑”。 成都为啥能当“东道主”?因为它和欧盟的“缘分”太深了!作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成都早就是中欧合作的“老熟人”。   2019年,欧洽会永久落户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2023年,第十七届欧洽会在这儿促成了中欧创新集群合作;现在第十八届又选成都,背后是成都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战略价值。   看数据更清楚:成都已经引进了53家欧洲机构和企业,开了到伦敦、法兰克福的直飞航线,和波兰罗兹共建“蓉欧快铁”,和丹麦霍森市成了“友好城市”…… 欧盟有技术、有经验,中国有市场、有场景,比如智能机器人,德国的工业4.0技术加上中国的“5G+AI”应用,能搞出多少新花样?生物医药领域,法国的研发能力配上中国的临床数据,又能突破多少难题?   关键的是,中欧合作不是“你赢我输”的零和游戏,而是“一起赚大钱”的共赢,美国在芯片上卡中国脖子的时候,中欧却在新能源、绿色技术上联手突破。   全球产业链要重组的时候,中欧的稳定合作反而成了“定海神针”,这种合作,既对双方好,也给全球经济稳定加了份保险。   当然,挑战也不少,文化差异、政策限制、市场准入这些“坎”得跨过去,但就像欧洽会二十多年的经历证明的,只要俩人真心想合作,就没有解不开的结,毕竟,现在全球化这么深,合作才是“最优解”。   2025年的成都,肯定要因为这场盛会更火,中欧“牵手”,不只是两个经济体的合作,更是在一起写未来的故事,而我们,都是这场合作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说不定还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