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印尼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手的,全是难以下咽的“废铁”,而

印尼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手的,全是难以下咽的“废铁”,而韩国这边也不再客气,直接撕破脸皮,韩媒更是把锅甩向中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场闹剧要从2016年说起,那年印尼空军的老F-16已经飞了快三十年,到处都是小毛病,急需更新换代。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韩国带着KF-21战机项目找上门来,张口就是"准五代机"、"隐身性能拉满"、"技术转让到位",还承诺帮助印尼建立本土生产线。   这些话正好戳中了印尼的心坎,既能解决装备老化的燃眉之急,又能学到技术实现军工梦想,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买卖。   印尼当即拍板,掏出13亿多美元砸进这个项目,承担了整整两成的研发费用,为了学技术,印尼还专门派了上百名工程师去韩国,满心期待着能够真正掌握现代战机的制造能力。   那时候印尼上下都觉得这笔买卖做得值,毕竟能用钱换技术,比单纯买成品强多了。   可现实很快就给了印尼一记响亮的耳光,等到2022年KF-21首飞,印尼代表团去实地考察,当场就傻了眼。   这哪里是什么对标F-35的隐身战机?最基本的内置弹舱都没有,导弹全得挂在机身外面,那点可怜的隐身性能瞬间归零。   更离谱的是,这架所谓的"国产战机",发动机是美国货,雷达靠以色列供应,连挂架都要从欧洲进口,活脱脱一个万国牌拼装货。   印尼派去学习的工程师处境更加尴尬,他们本以为能接触到核心技术,结果到了韩国的工厂里,只能干些拧螺丝、贴标签的粗活。   隐身涂层怎么配的?雷达系统怎么调试的?这些关键技术,韩国人守得比什么都严,有工程师私下抱怨,这哪是来学技术的,分明是来当免费劳工的。   更让人气愤的是韩国的态度,2019年和2024年,韩国两次扣押印尼派驻的工程师,理由都是怀疑他们窃取技术资料。   查来查去最后都不了了之,但这种做法彻底寒了印尼的心,你自己承诺的技术转让不兑现,别人想学点东西还被当贼防,这合作还怎么继续下去?   印尼开始拖欠后续款项,从断断续续到彻底停付,累计欠款堆到了5000亿韩元,韩国那边也急了,直接把展示用原型机上的印尼国旗给抹了,放话要找其他国家合作。   两家彻底撕破了脸,当初那些关于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漂亮话,全都成了废纸。   眼看这事越闹越僵,韩国媒体开始满世界找替罪羊,他们盯上了中国,各种奇葩理由都编出来了。   什么中国在南海搞军事活动吓到了印尼,让他们急着买现成战机不愿等KF-21;什么中国通过经济合作施压印尼故意找茬;甚至还说中国限制了某些关键零件出口,导致KF-21性能不达标。   这些说法听着就站不住脚,KF-21用的美国发动机、以色列雷达、欧洲材料,跟中国供应链八竿子打不着,说白了就是韩国自己技术不行,画的饼圆不上了,非要拉个冤大头来背锅。   印尼可不傻,该止损就止损,从2022年开始,他们一边跟韩国扯皮,一边悄悄下单买真货,先是砸81亿美元从法国买了66架阵风战机,还拿到了35%的工业回报,连发动机维护技术都到手了。   接着又向美国订了24架F-15EX,跟土耳其签了KAAN五代机的合作协议,一口气花了100亿美元,这些采购决策早在所谓的"南海紧张"之前就定了,跟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事说到底,就是韩国军工实力配不上野心,明明核心技术都攥在美国手里,自己只能搞搞组装,偏要吹成世界一流。   拉着印尼合作,不是真想帮人家实现国防梦想,而是想让人家分担研发成本、打开东南亚市场,承诺给不了,技术藏着掖着,出了问题还要甩锅给别人,这种合作方式注定走不远。   国际军工市场从来都是凭实力说话的地方,你有真本事,价格公道,履约诚信,自然有国家愿意跟你合作,但要是只会画大饼、吹牛皮、出了问题就甩锅,谁还敢信你?   印尼这次用真金白银买了个教训,但也算及时醒悟,转身找到了更靠谱的合作伙伴,而韩国丢掉的不只是一个客户,更是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以后再想忽悠其他国家,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这场闹剧给所有想搞军工合作的国家提了个醒:买装备不能只看表面光鲜,更要看对方有没有真本事、守不守信用。   技术这东西从来就买不来,也骗不来,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踏实干出来,那些靠忽悠和甩锅撑起来的招牌,迟早会在现实面前现出原形。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