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荷兰现在收场难了。 海牙消息:10月31日内阁连夜召集经济部、情报局与议会三大派

荷兰现在收场难了。 海牙消息:10月31日内阁连夜召集经济部、情报局与议会三大派系,首次承认“冻结安世”触发连锁断供,却仍未拿出解除托管时间表;出口禁令已让欧洲车厂库存亮红灯,议员抱怨“国家安全”定义被无限放大 要理解荷兰有多被动,得先搞清楚安世半导体到底是块什么“香饽饽”。这公司看着名字普通,却是全球车规级芯片里的“隐形冠军”,90%的产品都用在汽车上,小到空调控制,大到刹车系统,欧洲车企几乎离不开它。更关键的是,安世70%的封装测试产能都在中国东莞,荷兰手里攥着的不过是研发中心和空壳总部,核心生产能力根本没摸到。 荷兰当初动手时可不是这副犹豫模样。9月底一声令下,援引冷战时期的老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安世资产,还把中方老板的管理权给撤了,任命了自己人接管。当时外界就看明白,这哪儿是担心安全,分明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法院文件后来泄露,美国早在6月就逼着荷兰换掉中国籍CEO,不然就不给出口豁免。荷兰想当“墙头草”,既讨好美国又不想丢中国市场,算盘打得挺精。 可他们压根没算到产业链有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中方直接出台反制,禁止安世中国工厂出口特定部件,东莞那边70%的生产线说停就停。这一下欧洲车厂直接慌了神,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先停了高尔夫和途观的生产,宝马、奔驰也跟着削减产量,连博世、采埃孚这些零部件巨头都开始减班裁员。 更讽刺的是,安世能有今天的规模,全靠中国资本救回来的。2018年之前这公司还在亏损边缘挣扎,是中国闻泰科技砸钱注资,才把它捧成全球第三大车规级芯片供应商,去年光给荷兰就缴了1.3亿欧元税收。现在荷兰反手就“卸磨杀驴”,连自家媒体都骂这是“对契约精神的公然践踏”。 所谓的“国家安全”理由,早就站不住脚了。荷兰一会儿造谣中方要转移技术,一会儿说要裁掉40%欧洲员工,可连份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议会里的议员终于忍不住抱怨,这“国家安全”简直成了万能借口,想管谁就管谁,根本没个边界。他们心里清楚,再这么耗下去,受损的是荷兰自己的信誉——以后谁还敢来这个连外资企业都保不住的地方投资? 荷兰政府也不是没试过找台阶下。经济部长早就主动给中国商务部长打电话,想拿“解除资产冻结”换中方放宽出口限制,可中方态度很明确:不恢复管理权免谈。更要命的是,欧洲盟友已经开始逼宫,德国、法国催着荷兰11月10日前必须拿出方案,不然就找欧盟介入。这些国家的车企天天在政府门口施压,谁也不想为荷兰的错误买单。 现在荷兰手里的安世半导体,活脱脱成了个烫手山芋。想管管不了,安世中国工厂已经开始独立运营,只对国内供货还全用人民币结算,彻底绕开了荷兰总部;想放又没面子,毕竟是自己喊着“国家安全”动手的,低头等于打自己脸。更糟的是,闻泰科技已经启动法律程序,索赔金额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阿姆斯特丹法院11月3日还要审他们那道接管法案合不合法,里外都是麻烦。 荷兰现在的尴尬,本质上是当了美国地缘政治的“棋子”,却没算好自己的承受能力。想靠泛化“国家安全”搞单边制裁,最终只会反噬自己的经济。那些喊着“战略自主”的欧洲国家也该清醒了,跟着别人起舞,受伤的终究是自己的产业和民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荷兰芯片战略 荷兰芯片困局 荷兰安世半导体 荷兰安世事件 荷兰国际集团 荷兰芯片谈判 荷兰半导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