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牛市结束会有哪些信号?牛市结束并非“一夜转熊”,而是伴随一系列可观测的宏观、资金

牛市结束会有哪些信号?牛市结束并非“一夜转熊”,而是伴随一系列可观测的宏观、资金、情绪与监管信号。 1. 搜索热度爆表 微信指数里“牛市”“炒股”“A 股”等关键词若冲破 400–500 万区间,相当于 2015 年 4–5 月的百度指数水平,历史对比下属于“情绪极值区”,往往 1–2 个月内见顶。 2. 成交额“天量天价” 当 A 股单日成交连续维持在 5 万亿以上,对应约 10% 的居民存款完成“搬家”,增量资金耗尽,后续缺乏新钱接棒,行情易由正循环转入负循环。 3. 估值脱离地心引力 沪深 300 市盈率突破 30 倍(2015 年顶部 20 倍,当时国债 3.6%;2025 年国债仅 1.7%,理论容忍可到 40 倍,但 30 倍以上已属高危区),同时风险溢价率(ERP)跌破 5% 并拐头向上,是资金开始“恐高”的明确信号。 4. 监管“降温”组合拳 参考 2015 年 6 月清理场外配资、窗口指导银行信贷、喊话“慢牛”的套路,当 2025 年出现类似“严控杠杆资金”“加大减持核查力度”“提示题材炒作风险”等政策时,通常意味着管理层已默认市场过热,后续流动性边际收紧。 5. 产业资本大撤退 若公告减持规模环比翻倍、每周减持市值占成交比重持续高于 1%,且大宗交易折价率扩大,说明“内部人”先行动作,往往领先指数 2–4 周见顶。 6. 基金高仓位+北向放缓 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90%,且北向资金由净流入转为连续净流出,代表机构“子弹”打光、外资开始兑现收益,是行情尾声的经典组合。 7. 黑色 PPI 触顶回落 历史规律显示“有色 PPI 见底=牛市启动,黑色 PPI 见顶=牛市结束”。2025 年有色 PPI 已见底回升,若后续黑色 PPI 同比增速触顶并连续两个月回落,则宏观层面确认需求扩张结束,周期逻辑熄火。 8. 银行市净率破 1.2 倍 2015 年银行板块 PB 从 0.84 倍升至 1.4 倍后行情终结;2025 年银行 PB 已自 0.6 倍修复至 0.8 倍,若继续上穿 1.2 倍,意味着“价值洼地”也被填平,指数缺乏继续拔估值的空间。 当人人都在谈论“突破××点”、成交天天刷新纪录、监管层开始“敲打”杠杆、估值把未来三年盈利都贴现完的时候,牛市的终点就真的不远了。